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89572

  • 邓小平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胡大成

    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政治发展有清晰的思路。他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考察分析我国的政治发展,认为政治发展的主题是发扬人民民主,政治改革首先要解决党善于领导的问题。他对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现象一贯持反对态度。他一直强调,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为此,必须从观念到体制完成由人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他反复强调,“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政治发展,必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

    1997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重要贡献

    王光森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五十年代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求真求实而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达到了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峰,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继承和捍卫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同时,又在诸如人民概念的界定、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观点,不仅大大丰富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内容,而且为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1997年05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九七刑法典罪名总目

    卜安淳

    九七刑法典分则条文是罪状式条文。确定罪名是把条款中所述罪状的性质和特征概括标示出来。规范的罪名只能是对罪状的概括表述。凡条款中所表述的罪状都应该给予相应的罪名。因分则条款所表述的罪状种数并不一致,概括表述罪状的罪名不少是复合性罪名。为避免复合性罪名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困难,应该在复合性罪名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分列具体罪名。本罪名总目依据上述认识拟制。

    1997年05期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刑诉法的经济任务和执法效益

    蔡东春

    本文主要以效率、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文的内容规定和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进行论述,说明经济也是刑事诉讼执法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对执法人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不能执法违法,而且要尽量提高执法效益。

    1997年05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无限防卫权

    司钦山,丁葛云

    无限防卫权是防控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最有效的手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应正确理解无限防卫权的立法内涵和防卫范围,充分认识人民警察的无限防卫具有法定权利与特定义务的高度统一,以及实行无限防卫不受时间、地点和警种限制的特殊性质。同时人民警察还应进行对诸如继续犯、连续犯、预备犯实行无限防卫权的特定情形的研究,并注意避免无限防卫权的滥用和防卫范围的扩大化,使无限防卫权的法律规定在防控严重暴力犯罪中发挥用其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97年05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合同诈骗与防范

    杨文

    合同诈骗已是经济犯罪中的常见形式。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和客体都有一定特殊性。新刑法对合同诈骗罪作出了明确规定。充分认识合同犯罪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方面有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或在合同签订合同后接受对方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根本不履行合同的行为等特征,分析了解被骗的原因,有利于找到防骗的办法。

    1997年05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安决策程序与公安决策科学化

    丁书义,叶余庆

    公安决策是公安领导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贯穿并影响着领导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公安决策除坚持一般领导决策活动的原则外,还必须坚持政治原则、法律原则和保密原则。一个完整的公安决策过程要经过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确定价值准则,拟制方案,分析评估,方案选优,试验实证,普遍实施等几个步骤。公安决策体制是实现民主化、科学化的组织保证,由情报信息系统、参谋咨询系统和决策中心三部分构成。

    1997年05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55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公安经费使用效益

    秦辉

    公安经费使用效益具有政治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特点。当前,公安经费使用效益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浪费严重等问题。对此,应科学编制,严格预算,尊重经济规律,优化保障机制,并且克服各种浪费现象,提倡艰苦奋斗作风,从而提高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

    1997年05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新时期的警民关系

    倪根生

    警民关系是警察与人民之间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有公仆与主人、管理与被管理和存在与需要三种关系。密切警民关系是当今世界警务改革的大趋势。要搞好警民关系,就必须澄清观念。丢弃特权思想,公正执法。新时期改善警民关系的思路应该是:加强教育,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改进工作,拓宽警民关系新路子;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民警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宣传力度,弘扬警德风貌和社会正气。

    1997年05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警察文化价值

    张积成

    警察文化价值是指警察群体创造、积累的满足国家主体、社会客体需要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警察文化价值体系由价值层次、部门价值,精神价值、物质价值,表层价值、深层价值等构成。警察文化价值的制约因素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态的制约,警察文化目的、作用、性质的制约,社会变革指向的制约——警察文化创新动因的制约和警察人的价值的制约。

    1997年05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腐败与犯罪关系简析

    黄生鹏

    腐败与犯罪有着不同的涵义,但腐败与犯罪又是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复杂的社会现象。邓小平针对腐败和犯罪的许多论述,是对腐败和犯罪关系的准确把握,为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1997年05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进城农民罪案高发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殷一兵,李翔

    进城农民犯罪已成为威胁城市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问题。从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相结合的层次上分析,进城农民犯罪的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欲力失衡,具体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外在强制力与农民转换身份角色的强烈愿望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主体的低素质与高欲求之间的矛盾;平等意识的产生与相对剥夺感之间的矛盾。这些导致了进城农民心态失衡,行为失范,产生手段与目标的分离。据此,应有针对性地探寻遏制和减少进城农民违法犯罪的策略。

    1997年05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新形势下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徐程

    新形势下释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日益呈现社会化、动态化、多元化的特征。这决定了开展帮教工作必须自觉运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想,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和处理四个主要关系,即重点和系统的关系、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个体转化同外部环境的关系和教育与防范的关系,从而形成帮教转化主体与客体、内部因素同外部因素密切配合、良性互补的整体效应与长效管理,更好地发挥安置帮教在犯罪防控系统工程中的预防、教育功能。

    1997年05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治安意识刍议

    葛志山

    治安意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治安管理社会化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治安意识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既有经验世界的某些特征,又有观念世界的某些成分,是社会成员防控治理社会治安行为的必要心理和思想基础。治安意识有着较为复杂的形成机制,既受社会客体条件的决定,又受主体自身心理水平的制约。治安意识有着广泛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不同的社会个体身上往往有着类型、层次上的差异。重视并加强对治安意识的研究,既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又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997年05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对目击人辨认的心理分析

    何恬

    目击人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陈述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在犯罪情形中,由于目击人受外界环境、主观心理方面的影响,形成记忆缺陷,难以给出准确的证据。影响目击人辨认的因素在记忆的识忆、保持和回忆等三个阶段都有存在。

    1997年05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侦查讯问应答对策

    毕良珍,施辉

    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根据具体案情、证据的多寡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策略、合理、科学地回答犯罪嫌疑人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确保侦讯顺利进行。侦查人员的应答对策分为因势利导、委婉遁辞、批驳狙击等三大类。应答对策的适用原则有:隐已露彼的原则,制止谎言的原则,驾驭控制的原则,沟通交流的原则。

    1997年05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讯问笔录制作刍议

    韩德明

    讯问笔录是一种重要的刑事法律文书,是一种刑事诉讼证据的重要载体。讯问笔录的制作必须严格遵照有关的法律规定。讯问笔录的制作应符合多项要求:制作机关适格、制作人员适格、内容真实、重点突出、格式规范、书面整洁、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准确。

    1997年05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讯(询)问笔录制作举要

    张靖

    讯(询)问笔录是公安司法活动中制作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证据类文书。其突出特点是:主题表达的不确定性、材料来源的复杂性、结构安排的被动性及制作时间的紧迫性。因此,制作讯(询)问笔录的要求是:记录不失原意、全面了解案件情况和掌握既快又好的记写技术等。

    1997年05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行政公文研究导论

    余晓明,张兴国,胡寿梅

    行政公文是行政行为的书面语篇形式。内容决定形式。用文章学的方法来分析行政公文基本上是不适宜的。行政公文的主要规范都应从行政法律规范中去探求。行政公文的主体是行政主体。行政公文的效力取决于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公丈的格式应制定统一的规范。由于我们尚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公文规范还未统一,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1997年05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公安文书的分类

    余映才

    公安文书现存的三大块(即:公安行政公文、公安事务文书、公安司法文书)分类法违反了文体分类的相称性原则。公安文书的分类应从社会应用文的总体层次中去把握,以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公安文书的性质、功用为依据。公安文书可以分为行政文书,司法文书两大类。行政文书包括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司法文书包括侦查文书、预审文书、交通文书、治安文书等。

    1997年05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几种痕迹的勘查检验及提取

    季峻

    机动车辆的勘查要点主要有:观察车辆的特点及相关人员的行为,决定机动车辆的勘查地点,发现,提取和保护车辆有关痕迹、物证。蒸汽爆炸现场勘查有六要素,即:爆炸的构成,炸点不明显,抛出物体积较大,烟痕表面分布,冲击破坏范围不大,人员呈烧伤、抛坠伤。犯罪工具印压痕迹通常有提取原物法、摄影法、制模法等三种提取方法。目前,犯罪工具印压痕迹出现率高,但提取利用率低。加强工具印压痕迹的提取,有利于确定案件性质,提供并案依据,证实犯罪。潮湿物体上的潜在手印,用常规方法无法发现,可以利用多重波段光源来观察发现。

    1997年05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刑事照相室的建筑设计要求

    袁大勇

    刑事照相室的建筑设计,根据刑事照相的特殊性,有其特殊具体的要求。如:暗房要尽量减少漏光,通风良好;冲洗间的供水、排水设备要安排合理、经济方便;照相室的电气安装不仅要注意用电功率,还要强调安全防火。在建筑设计刑事照相室时,应着眼未来,考虑新技术的发展和在刑侦中的应用。

    1997年05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警体训练现状与警体教育改革

    王海源,谢培清

    警察体育教育和警察身体状况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客观条件限制了警察训练活动的开展;二是缺乏终身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的观念;三是训练内容单一,缺乏战术意识;四是处置涉枪案件的意识淡薄;五是体能下降,身体状况较差。对此,需作认真思考:一是要强化终身警察体育教育,加强警察体育实战训练;二是要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充实贴近实战的射击训练内容;三是要加快警体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997年05期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先秦民本思想的治安学价值

    陈鸿彝

    在上古夏商时期,奴隶没有“民”的资格,没有接受刑罚的资格。“民”的概念中开始包容进奴隶,是在周代。春秋时期,农工商民与士民可以相提并论,“民”的概念扩大,“天赋君权”的观念动摇。战国时期,“民”的利益在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中得到某种承认,“民”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民本思想在法典中也有体现。这些都有利于当时新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确立,有利于庶民的发展。

    1997年05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犯罪侦查

    约翰·F·黑斯克因斯,宫万路

    环境危机引发美国的公众干预,促进美国环境立法的发展。环境违法行为的界定关键是要弄明白何为有毒废物和何为环境犯罪。纽约州的刑事和民事环保调查工作可以反映美国刑事和民事环保中的合作机构和职责、侦查方法和程序。对环境犯罪的侦查需在掌握环境犯罪的种类及实例的基础上,注重于信息和证据的收集,其中隐患问题必须重视。侦探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准备案件起诉。不能忽视公众支持的必要性。

    1997年05期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