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62154

  • 论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赵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带来的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导致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促进社会稳定的因素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同时并存.

    1998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安管理体制改革应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张跃进

    加快公安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破除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确立开拓创新、依法治安、全局一盘棋、求实务实四种新的思维观念;必须找准公安工作与经济建设的最佳对接点,即依法预防和惩处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并以此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在调整公安机构、警力和工作重点时要突出经济侦查工作;必须突破“倒金字塔”警力配置模式,采取措施,精减上层,警力下放,充实基层;必须建立完善以《人民警察法》为主体的公安法律体系;必须坚持改革措施与配套措施同步进行.

    1998年01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38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发展中地区公安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李长安

    中、西部发展中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造成了中、西部发展中地区在社会治安方面的许多不利因素,造成了中、西部发展中地区公安队伍建设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和困难.其公安队伍建设硬件之差,甚至有的派出所连自行车也配不上,电话费也交不起;公安干警在基本工资领不到的情况下,往往还要垫钱作办案的经费;不少干警累病而死.中、西部发展中地区公安队伍建设既重要又紧迫,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投资倾斜,并实行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的对口“扶贫”,对发展中地区公安后备干部的培训也应予以特殊照顾.

    1998年0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侦查的主要思维形式:或然性推理

    朱武,施辉

    在侦查的初始阶段,办案人员的思维形式多是或然性推理.侦查工作中的或然性推理有三类:演绎式或然推理、归纳式或然推理、类比式或然推理.

    1998年01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刑事法律对公安执法的新要求

    曹贵乾

    近两年,国家相继修订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对公安执法既是发展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新刑事法律对公安执法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是:学习新的法律,掌握新的武器;加强公安法制,严格依法办事;履行法定职责,健全执法监督;切实加强领导,改善执法环境.公安刑事执法要不断改进与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1998年01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刑法施行后土地附属刑法的效力与适用问题

    姜爱林

    新刑法生效施行后,土地附属刑法中有关刑事责任的某些规定与新刑法的规定不尽相同,造成使用不便.土地附属刑法的依附性、分散性是其最明显、最主要的特征.土地附属刑法有行政刑法、经济刑法两大类型.刑罚种类有主刑、附加刑两类.罪名种类主要有危害公共安全罪、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等.新刑法施行后土地附属刑法仍具法律效力,当其规定与新刑法的规定不一致时,应按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而适用新刑法.土地附属刑法有关条款、规定应根据新刑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1998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刑法关于刑事管辖权的修改

    刘蔚文

    新刑法对我国刑事管辖权制度作了较大修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公民在域外犯罪的管辖问题.原则上规定中国公民在域外犯罪都适用我国刑法,取消了以犯罪地法律为标准的规定,增加了有关特殊主体的刑法域外效力的规定.二是普遍管辖权问题.新刑法第一次在我国刑法法典确立普遍管辖权制度,有利于我国行使国家主权、履行国际义务,与国际犯罪作斗争.

    1998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执法

    缪世淮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的主要持征有:执法范围的广泛性、执法主体的特定性、执法行为在执法主体的法定职权范围内等.行政执法行为大体分类为:行政处理决定,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行政执法生效条件包括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法律效力表现在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1998年01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国家赔偿程序中的确认制度

    张兴国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依法确认违法,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国家赔偿程序中的确认具有的特点是:确认主体的法定性,确认对象的特定性,确认内容是行为机关的职权行为是否违法,确认应遵循法定程序,确认的提起可以主动确认或申请确认.将确认程序列为申请赔偿的前置程序符合国家赔偿法的基本精神和实际需要.目前我国只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刑事审判等确认途径有法律明确规定,而控告、申诉等确认途径则缺乏统一规范.

    1998年01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毒品犯罪(上)

    蒋国长

    毒品犯罪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蔓延,形势极为复杂、严峻.毒品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妨害民族素质的提高、诱发违法犯罪、败坏社会风气,而且,毒品犯罪还带来一系列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从国际范围看,贩毒的巨额利润以及因纠缠于各种政治问题而导致的反毒政策的不一致和被遏制,是全球毒品泛滥的主要原因,而毒祸在我国的卷土重来,既有国际原因、历史原因,更有思想上认识上的原因和禁毒工作上的原因.

    1998年01期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城市警察巡逻勤务方式的探索

    俞祥

    巡警巡逻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徒步巡逻,骑马巡逻,骑自行车巡逻,骑摩托车巡逻,开汽车巡逻.五种巡逻方式各有利弊,当前,我国中小城市巡警采用何种巡逻勤务方式效果好,作者认为徒步巡逻与骑摩托车巡逻相给合是合乎国情的最佳选择.

    1998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保安服务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侯文杰,张弘

    整个社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政府的安全防范系统,二是民间的安全防范系统,两者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保安服务业是一支独立的民间防范力量.它与公安机关是社会公共安全防范体系中两支并行并存的力量,两者应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合作关系.发展我国保安服务业,既要有立法上的保证,还需重新认识保安服务业的业务结构框架.

    1998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企业内部治安防范机制

    刘艳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企业内部改革力度加大,其治安保卫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企业的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与此同时,企业内部新的治安问题不断出现.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情况,着重分析了安全保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对建立新的治安防范机制作了有益的探讨.

    1998年01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五个一”治安防范模式

    邵益民,凌桂德

    “五个一”治安防范模式代价小,不增加农民负担,只需各户轮流参加巡逻,能花小钱以实现大平安,很容易被群众接受.

    1998年0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外差谱技术鉴定硝铵混合炸药

    孙光

    利用红外光谱的差谱技术对铵梯混合炸药的红外光谱进行处理,通过谱图解析和检索,可确定混合炸药的构成,进一步提高铵梯炸药鉴定的准确性.

    1998年0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毒品红外光谱库的建立与检索鉴定

    陈月

    用高纯度毒品在一定测试条件下测得其红外光谱图,按照一定规则编码,将光谱信息转变为计算机可读形式建立毒品红外光谱库.本实验研究建立了对常见缴获毒品直接进样、快速定性、确定其主要成分的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1998年01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增敏作用的研究

    蔡锡兰

    痕量元素分析送检样品由于金属元素含量低、总量少,要求有高灵敏度的分析手段.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可以克服样品数量的限制,使检测极限得到数量级的改善.本文研究了的Fe、Zn、Cu、Mn、Mg五种无素在三种有机溶剂,三种有机试剂,三种表面活性剂及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中的增敏作用,讨论了其增敏作用的机理.

    1998年01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刑事照相清晰度的因素及对策

    袁大勇

    刑事照相清晰度是图像资料成为刑事案件证据的必要条件.影响刑事照相清晰度的因素有:照明因素,镜头因素,调焦误差,机振、手振,感光胶片,放大制作等.

    1998年01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现场勘查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赵杰

    现场勘查课在刑事侦查学课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现场勘查分实地勘验、现场调查和现场分析三大主体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实地勘验教学方法主要有:依托实物、演示教学,分组练习、提高动手能力,观摩录像、拓展视野;现场调查教学方法主要有:立体式讲授、综合理解访问内容,纸上练兵、熟能生巧,情景练习、寻找感觉;现场分析教学方法主要有:重点讲解、了解分析法则、法则,设计案例、掌握分析规律.

    1998年0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刑侦案例分析作业训练的思考

    蔡新良

    案例分析作业训练是刑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案例分析作业训练质量不高,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业务教师改变现念,把案例分析作业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认识;案例分析作业训练围绕刑侦教学内容,案例材料尽量全面、完整;以“阶梯结构”方式设计案例分析作业训练的顺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讲评,运用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自觉性.

    1998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刘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和21世纪对公安人才培养的高标准要求,给公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水平,应切实抓好计算机的教学改革.确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着重于培养能力和面向应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考试形式,将单一的笔试改为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建设,对计算机教师采取一定的进修倾斜政策.

    1998年01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安新闻论略

    李华文

    公安新闻是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等方面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事实的报道满足受众对社会安定的需要.由此决定了公安新闻具有明确的宣传功能.公安新闻的指导性原则是通过指导公安机关及全体警察正确执法,维护社会安定,对全体公民的法制意识进行强化指导,增强其守法观念,从而促进社会秩序全面稳定和正常运转来体现的.公安新闻的宣传功能和指导性原则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公安新闻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有特定的解释,也决定了公安新闻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

    1998年01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公安专业名词术语及其检索

    王明广,张静波

    公安专业名词术语是以浓缩的形式来概括公安学科知识成果.公安专业名词术语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查询可借助专业词典、辞书,还可选择相关或综合性工具书,甚至还要查阅学科专著、专业论文、法律解释等.

    1998年01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儒表法里的汉代治安术

    陈鸿彝

    在社会治安问题上,不存在“纯净”的儒家或法家.汉初政治家们一面张扬“仁义”说教,搞“礼乐”点缀,一面施行法律制裁,搞帝王独截.在统治者手中,儒法两家都是有用的,弃置不得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汉代形成了儒表法里的综合治安术.从此,法学经典、法律条令开始披上儒学外衣,人们力求用儒学语言去表述法学要求.儒表法里为解决社会矛盾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手段,为“缓和冲突,使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条件,有利于社会治安.

    1998年0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犯罪、社会和警察

    桑卡·锡恩,谢如程

    犯罪的概念因时地不同而不同,西方富裕国家的犯罪比人口增长得更快.有关犯罪的统计数字并不反映其真实面貌,犯罪率与人口规模、地区社会文化特征有密切联系.在同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辩论式刑事审判制度是束缚警察的重要因素.此外,警察面临的阻碍尚有法律束缚因素、人员不足因素等,但执行好非执行法律的任务有助于增强警察阻止犯罪的能力.

    1998年01期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