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永坤,童星,李忠信
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社会的稳定 ,改革就难以顺利地进行 ,发展也难有成效。新世纪初 ,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维护社会的持续稳定 ,是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也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学术界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问题有过不少的讨论 ,但进入新世纪后 ,这一问题是否会出现一些新内容 ,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是否具有新意义 ,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也许可以说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常论常新的问题 ,是个需要不断讨论、研究、探索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组织刊登几位学者的文章 ,希望引起更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2001年04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丽琴
“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是我国审讯机关长期固守的一项司法政策。这一司法政策违反了人权保护的现代法精神 ,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合 ,违背我国即将承担的国际条约义务 ,且其背后存在着不合理的功利追求。
2001年04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肖业炎
改革开放后 ,农村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加 ,政府的治安成本大幅度提高 ,而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与乡村地痞、宗族群体、宗教势力这三种社会力量的推波助澜紧密相关。要降低农村治安成本 ,除应加强对乡村“黑白合流型”恶势力的打击 ,摧毁其“保护伞”外 ,还应更新对宗族、宗教势力的观念 ,在团结教育的基础上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规范管理 ,允许其处理族内、教内事务 ,在礼仪层面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治安工作量 ,避免政府与乡民间的正面冲突 ,还有可能减少宗族间械斗及法轮功等邪教的生存空间 ,从而降低农村的治安成本
2001年04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忠裕
治安防范社会化强调的是多渠道筹集治安防范资金 ,形成一种参与各方齐抓共管、共同受益的机制。治安防范的产业化意味着它将逐渐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特殊领域。治安防范产业化所涉及的领域有保安服务、物业安全管理、财产保险、外来人员集中住宿、机动车停放管理等方面。治安防范社会化的主要渠道是民营企业自律 ,城市社区管理 ,农村村民自治。发展治安防范社会化、产业化 ,要提高思想认识 ,进一步加强领导 ;加快立法进程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扩大服务对象 ,完善多样化服务形式 ;加强引导 ,强化监督
2001年04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肖剑鸣
在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过程中 ,经济与犯罪的关系首先表现于经济系统对罪因系统的掣肘 ,其次表现于经济因素是整个罪因网络系统内部对犯罪产生、抑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主导因素。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犯罪的制约性、主导性作用表现在 :其速度快慢对犯罪率升降具有直接影响 ,其阶段性特征对犯罪滋生具有不同的相应刺激形态 ,具体的经济行为本身对犯罪现象具有广泛而深层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阶段控制犯罪的宏观战略 ,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 ,实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 ,加速经济现代化的实现 ,改变“贫穷社会主义”的落后面貌
2001年04期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洪波
犯罪的情境预防是指在具体的时空内有效控制犯罪目标以减少犯罪机会的犯罪预防方法。其内容包括犯罪对象预防和犯罪环境预防。犯罪对象预防通过对易遭受侵害的对象予以物质性加固增加犯罪的难度以减少犯罪 ;犯罪环境预防包括环境监视和环境设计管理。
2001年04期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9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若菊,姜燕
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的形成既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根源 ,又有产生发展的具体条件。一般犯罪团伙是其形成的组织基础 ,封建行帮文化是其形成的精神纽带 ,“以恶打天下”是其扬威立世的诀窍 ,追求经济利益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力 ,“谋求保护”则是其生存之道
2001年04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金军
近年来 ,流动人口犯罪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人口犯罪的内涵、现象、原因和对策等方面。内涵研究 ,理论界和实际管理部门存在差异 ,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也存在差异。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犯罪的情况、特点、结构和分类。原因研究主要表现为常规性犯罪因素的研究 ,即个人心理、家庭、社区和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历史等因素。对策研究主要从流动人口的迁移原因、过程、城市管理、制度变革、社会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1年04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376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张宝义
青少年犯罪的被害人中 ,男性是被害主体 ,其所占比例较之女性被害人高达三倍多 ;犯罪被害人的年龄分布相对稳定 ,以青年为多。青少年犯罪被害人因性别特征、年龄特征的不同 ,其受到犯罪侵害的类型差异明显。被害人的过错责任因被害人主观认识错误以及不规范行为引起的 ,可分为有过错的被害人、过错较小的被害人和无过错的被害人。被害人的过错程度对犯罪人的犯罪目的有一定的影响 ,并导致不同的犯罪类型。
2001年04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低龄犯罪人数激增、侵财型犯罪多、性犯罪增长较快、作案手段成人化和团伙犯罪多等特点。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及社会中不良文化和交往 ,是未成年人犯罪率增长的社会成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科学预测是关键 ,加强教育是基础 ,健全法制是保证
2001年04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锡海
攻心夺气、出奇制胜、先发制敌等心理战术是侦查心理战术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攻心夺气战术的常见方法有 :以法攻心 ,以理攻心 ,以据攻心和以情攻心。出奇制胜战术的主要操作手段是 :无中生有、打草惊蛇和假痴不癫。跟踪经营、见机取证 ,秘密贴近、出奇制敌 ,巧妙周旋、引蛇出洞是先发制敌战术的主要方法
2001年04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查恒兴,吴春峰
测谎结论对案件事实具有明显的证明作用而具有证明力 ,但在我国因法律没有明确赋予其合法性而不具证明能力。我国应在立法上明确赋予测谎结论合法性 ,将其纳入到刑事诉讼证据的体系中 ,明确规定其为认定事实和定罪量刑的依据 ;同时应尽快完善测谎技术、更新测谎设备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2001年04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习彬
目前农村基层刑侦部门存在着刑侦改革浮于表面 ,破案职责不明 ,破案措施手段简单 ,侦查办案科技含量低 ,刑侦工作基础薄弱 ,刑警法律和业务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等问题。形成这一局面的主客观原因复杂多样 ,主要有领导重视不够、人财物投入不足、人事制度落后等。对此 ,应深化刑侦工作运行机制、刑警人事制度等的配套改革 ,保证投入 ,重视人才、科技和信息 ,使农村基层刑侦工作适应法制建设的步伐
2001年04期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海波
目前投毒犯罪多由奸情、经济冲突、家庭纠纷、泄愤、嫉妒、封建迷信、甩包袱、悲观厌世、无端猜疑和邪教教唆等原因引起。其犯罪具有关联性、非暴力性、稳定性和智能性等特点。侦办投毒案件时 ,应强化证据意识 ,完善审讯方案 ,及时调整侦查突破口 ,尤其要注意女性犯罪的可能性
2001年04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6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康均心,王雨田
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直接关系到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体系中的正确定位。刑法因果关系本身并不直接说明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 ,而是存在一种影响刑事责任的具体的运行机制 ,从刑事责任的功能以及刑法因果关系在实践中的运行角度看 ,刑法因果关系通过其运行机制 ,对刑事责任的质与量都提供客观基础
2001年04期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7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王琼雯
见危而救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将救助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是合理的 ,也是可行的。救助义务的立法是人类理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法律所调整的见危不救行为应符合存在急需救援的危难、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特定的法律关系或职务关系以及行为人有条件救助而不救助等特征。
2001年04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89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李慧英
国家、被告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 ,法律应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保护被害人的基本权利 ,不能以国家利益取代被害人利益。应当改革刑事立法 ,赋予被害人有限的上诉权 ,以充分发挥刑事立法控制犯罪、保护社会的作用。
2001年04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雪雁,李燕萍
严格规范主义与自由裁量主义的有机结合是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法理基础 ,而行政法所具有的成文法局限性使行政自由裁量因素的介入成为可能。我国立法中给予行政主体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限 ,易导致行政主体滥用职权和裁量的不合理性。因此 ,应健全对行政自由裁量的法律制约机制 ,确立合理性原则作为法治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从原则上进行控制 ;完善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 ,从规则上进行控制 ;建立行政公开制度、参照先例制度等 ,从制度上实行控制
2001年04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蔚文
合同自由原则包括订立合同的自由 ,选择合同对方的自由 ,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 ,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等内容。其在我国合同法中主要表现在 :更新合同概念 ,扩大合同主体 ;要约与承诺制度的确立 ;当事人确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当事人确定合同形式的自由 ;对格式合同的限制 ;当事人在确定合同效力方面的自由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自由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自由 ;违约责任选择的自由
2001年04期 12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东春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当前公安机关执法中存在公安法制建设不健全 ,少数公安干警素质不高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诱供骗供、刑讯逼供 ,执法监督意识不强、措施不力 ,执法中公开性透明度不够等问题。为保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必须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法规体系 ;加强民警自学和培训 ,全面提高干警整体法律素质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 ,发挥监督职能 ;加强程序制度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进人、用人、考核的人事管理制度
2001年04期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姜建宁,柏利忠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当前 ,应以宣传教育为先导 ,增强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以群防群治为载体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治安防范活动 ;以社区警务为依托 ,夯实各项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密切新型警民关系
2001年04期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夏吉先
源流型结构是犯罪产生结构中较重要的类型之一 ,其包括人本源、经济源、意识源和制度源四类。权力出租、虚假登记和生产制假是从源头上滋生犯罪的几种重要表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和犯罪 ,要求准确把握腐败和犯罪的源流规律 ,从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抓起 ,建立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以抑制权力出租。同时要高度重视犯罪问题的全球性 ,在新世纪发扬“标本兼治、打防并举、综合治理、跨国合作”的方针 ,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世界潮流相适应的“刑事源流学派”
2001年04期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治明,申谨
“性贿赂”行为主观上必须有利用性作交换条件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 ,客观上必须实施用性去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其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人员的廉洁性。因此 ,对该行为的惩处应与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人员失廉的结果、程度相联系。
2001年04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鸿彝
老子和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奠基人。他们向往古朴社会 ,致力于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批判 ,倡导向原始共产社会的回归。道家学派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 ,“无为而无不为”的治理方略 ,以及用“逍遥”、“齐物”的哲理对人作精神抚慰 ,提升人的生命意识等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行政管理史 ,从而也在古代治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01年04期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勋,蒋学跃
我国公安机关环境监管职责体现在对环境污染防治、自然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目前公安机关在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立法不完善、操作性不强 ,内部管理不规范、与环保部门缺乏协调 ,干警环保法律素质差 ,环境监管技术装备落后等等。因此 ,需要在立法上确立公安机关的职责权限、监督范围 ,加强干警的环境法制教育 ,增强其环保意识 ;理顺公安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关系以及改善环境监管的后勤保障条件
2001年04期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坚
公安机关向社会和公众作出郑重承诺 :“有困难警察。”这是公安机关根本宗旨的体现 ,也是人民警察所肩负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的具体要求。人民警察应当树立为社会服务 ,以“社会为本”的价值理念 ,自觉履行“有困难找警察”的承诺 ,在公众和公安机关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 ,树立现代责任政府、责任警察的良好形象。
2001年04期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斌
刑事照片的色彩失真可以应用数码技术加以矫正。对于拍照中因偏色造成的失真 ,可以应用图像处理软件矫正 RGB数值矫正失真现象。对于数码影像系统造成的色彩失真 ,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系统的各种功能予以矫正。
2001年04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白龙
正确摄影曝光是成功摄影的第一步。面光源条件下 ,摄影物距改变对像平面照度影响较小 ,增加像距需要增加曝光 ,照相测光要兼顾环境影响 ,特殊情况下要考虑倒易率失效
2001年04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锡兰,吴国平
固相提取及液 -液萃取法 ,用 GC/ MS结合选择离子检测 (SIM)技术 ,对尿样中的吗啡类药物 :磷酸可待因、吗啡、双氢可待因、乙基吗啡、海洛因的母体及其代谢产物等的检验进行分析研究 ,可建立稳定、准确、快速的分析测定方法
2001年04期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小冰
校园文化具有思想素质、知识能力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织部分。公安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校园文化塑人、造人、育人、正人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公安事业需求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2001年04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蓓
警察体育不能仅仅理解为身体的锻炼 ,还包括练就坚强的毅力 ,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 ,提高自身的战斗力。警察体育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 ,其针对性、技能性、实用性很强。要搞好警体教育 ,首先领导要重视 ,其次要有周密的教学计划以及较好的体育设施和经费保障 ,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不断培养他们参与警体活动的兴趣
2001年04期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