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82603

  • “中国经验:法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方延明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亚太法研究所举办的第五届费彝民法学论坛——“中国经验 :法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旨在总结中国在探索和完善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领域的经验 ,比较借鉴外国在法制进程中的有关做法 ,展望中国法治建设的前景。大会几十篇论文从法律文化、社会和谐、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联系 ,保障公民权利与中国法律改革 ,法与国家、社会的命运 ,中国传统法律等等方面 ,探讨法与社会的中国经验

    2003年01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法治视野中的法官素质

    郭志祥,彭小龙河南大学法学院诉讼法专业

    法治视野中的法官素质除了良好的个人品性、丰富的社会经验外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对法的信仰、正义观念和超然的审判心理。法官对法的信仰应是对法律的绝对遵守和对法的自由批判的结合 ;法官的正义观念应遵循以平等为最高价值兼顾自由和以形式正义为核心两个原则 ;超然的审判心理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努力排斥非法律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2003年01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严打”刑事政策与犯罪预防

    张华松

    “严打”是党中央在我国现阶段惩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刑事政策 ,必须对其进行准确定位。“严打”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一方面 ,“严打”是有效遏制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 ,但要克服重刑主义和刑罚万能论倾向 ,需有节制 ;另一方面 ,犯罪预防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治理 ,不在于“严打”,“严打”仅是综合治理的手段之一。

    2003年01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公证人员渎职犯罪

    林安民

    公证人员的渎职犯罪可直接称为公证犯罪 ,骗取、勾结公证人员渎职出具虚假公证书的行为可称为公证手段犯罪 ,两者合称为公证领域犯罪。公证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公证人员的公证犯罪应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 ,按刑法第 397条论处。应在立法上将公证犯罪单列条款治罪。

    2003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书摘

    2003年01期 29-57+90-101+107-148+183-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性犯罪的情景因素及预防

    刘雯霞,皮荷芳

    性犯罪的情景因素 ,是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前所面临的直接促使其形成与原有心理结构相适应的犯罪动机 ,和将这种动机转化为侵害行为的外在形势的综合 ,其具体包括社会方面的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 ,犯罪人方面的年龄、生理、心理需求、智力水平、认识能力、思想观念等因素 ,被害人方面的年龄、场合、与犯罪人关系、衣着、行为、态度等因素以及其他方面。对这些方面的情景因素的控制 ,也就是对性犯罪的情景预防

    2003年0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侦查学学科建设的三大基本理念

    张远煌

    现行侦查学研究经验总结有余而严谨的理论抽象不足 ,缺乏作为专门知识体系所应当具有的理念价值和对侦查实践所应保持的审视态度。侦查学学科建设应确定三大任务 ,即 :人权保障观念、法治观念和犯罪预防观念 ,以此为侦查学理论体系更新和发展方向。

    2003年01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6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卧底侦查及其法律规制

    冯卫国

    卧底侦查在侦破有组织犯罪及无受害人犯罪方面效果显著。如不对其加强法律规制 ,则可能出现破坏法制、侵犯人权的后果。我国在卧底侦查立法方面 ,应确立卧底侦查的合法化原则 ,建立对卧底侦查的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对卧底侦查人员的安全保障。

    2003年0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61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侦查阶段律师特别权与刑讯逼供

    司钦山

    法律赋予律师在刑事侦查阶段对侦查人员刑讯逼供行为的独立调查权和对嫌疑人、被告人的单独会见权以及申请对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检查权应是遏制刑讯逼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监督措施 ,应逐步从立法上加以规定和确认 ,并在侦查实践中实施。

    2003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刑事证明责任概论

    崔敏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诉讼证明理论中的核心部分。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各国还通过成文法和判例 ,逐渐明确了被告人在具体情况下需要承担的举证责任。我国刑法明确要求 ,自诉人必须对其诉讼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被告人如果对自诉人提起反诉也应对反诉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在公诉案件中原则上应由起诉方承担举证责任 ,被害人不承担举证责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举证责任 ,但在反驳指控的情况下 ,有时必须承担部分的举证责任

    2003年01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6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论澳门检察机关的检察权

    许江,魏昌东

    澳门刑事诉讼制度因脱胎于葡萄牙的法律制度 ,深受大陆法系影响 ,形成了特有的检察制度。其检察权的行使遵循职权、正当性、“检察一体化”、预审法官介入侦查权的行使、公诉权的监督行使、检察权整体行使、法律监督等方面的原则。刑事预审制度的存在 ,构成了对检察权的分割、限制和约束。

    2003年01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2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蒋苏淮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构成犯罪故意的首要条件 ,包括明知的概念和认定、认识的内容和对“会”的理解。明知的认定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应成立推定明知 ,以有利于打击故意犯罪 ;其认识内容包括对行为、危害结果、行为与危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犯罪客体方面的事实情况和违法性的认识 ,但不包括行为主体的认识 ;对“会”的理解应有两种 ,一是必然 ,一是可能。

    2003年01期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7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中的几个问题

    袁力

    原因自由行为指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 ,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原因自由行为的主体包括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原因自由行为主要有故意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过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故意或过失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三种类型。原因自由行为在我国刑法中的立法模式以采用总则模式更为科学。

    2003年01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贩卖、运输毒品罪的罪名、罪数及既未遂形态研究

    曹坚

    我国刑法中的贩卖、运输毒品罪可以浓缩为贩运毒品罪 ,对进出国境的贩运行为以走私毒品罪论处 ;对在一定期间内贩运不同宗毒品的 ,如果存在连续关系 ,以一罪论 ;如果不存在连续关系 ,应认定为数罪而并罚 ;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可确定为“成交”

    2003年01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9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许可中的自由裁量权

    沈越

    对行政许可中存在的自由裁量权应严格限制 ,以防止行政主体利用职权进行寻租活动。可以采取公开制度、回避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从程序上保证对行政许可中的自由裁量权。有必要建立事后救济制度以防止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2003年01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6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纯粹经济损失初探

    卢子亮

    纯粹经济损失涉及侵权行为法与契约法的规范功能。我国应引入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 ,加强对纯粹经济利益的保护。纯粹经济损失原则上属于契约法调整的范围 ,在当事人没有契约关系的情况下 ,可以适用侵权行为法保护 ,但应严格其构成要件 ,必要时 ,可以引入附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契约对其加以保护。

    2003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对行政指导热问题的冷思考

    郭殊

    行政指导是一种弱化强制力色彩的行政行为。法治相对健全是实行行政指导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不宜大力推行行政指导 ,已有的行政指导可转化为易于规范的其他类型行政行为

    2003年01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违反行政程序的表现形态及其法律后果

    葛启斌

    违反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违反行政程序法律规范的总称。实践中程序违法容易被行政机关忽视 ,成为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重要原因。重视违反行政程序的表现形态及其法律后果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程序法》,可以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起积极作用。

    2003年01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制定政府采购法应注意的问题

    陆冬英,沈世娟

    我国政府采购法调整的重点应是非竞争性国有企业 ,可采用设定门槛金额适当控制政府采购的适用范围。我国制定政府采购应遵循透明度原则、公平性原则、条款国际化原则和申诉制度化原则。健全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建立政府采购争议解决机构 ,执行采购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是实现政府采购法的有效方式。

    2003年01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司法和媒体关系的合理构造

    张雪筠

    媒体对司法不仅具有监督制约作用 ,同时可以为司法运行和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意识环境 ,疏导和减弱民众对司法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其不恰当地运作也会对司法的独立权威造成破坏。国家应合理地构造两者关系 ,既要保证两者之间最终价值目标的一致 ,即实现司法公正 ,又要保持两者之间的适当紧张 ,即赋予媒体相对独立的地位 ,对司法进行论说与评价。

    2003年01期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议合议庭改革

    何军兵

    我国合议制流于形式的现状是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的一大障碍。将法官分层为审判法官和助理法官 ,将案件分流成简易案件、普通案件和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三类 ,由审判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普通案件 ,由审判长将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由助理法官审理简易案件 ,废除案件审批制度 ,是强化合议庭职权、提高法官素质、推进法官职业化的有效措施

    2003年01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英美法的意见证据

    吴丹红

    根据英美法意见证据规则 ,普通证人意见不可采 ,专家证人意见具有可采性 ,但在适用上都有例外。我国意见证据立法对普通证人意见规定有限可采原则 ;关于专家意见的采信 ,首先建立专家资格认定制度 ,赋予被告人委托鉴定人权利 ,是否采信由法官决定 ;无论普通证人还是专家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接受交叉询问。

    2003年01期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质疑“你有权保持沉默”

    黄敏

    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和人权保障力度的加强 ,沉默权已成为法学界、法律界和普通民众关注的话题 ,但直言“你有权保持沉默”却过于超前和草率 ,混淆了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界限。沉默权作为一项诉讼权利应当以刑事诉讼法的确认为底线 ;沉默权的实现有待于刑事诉讼法的确认和相关规则制度的合理设计。合理地设计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是我们现阶段的研究目标 ;“有权保持沉默”是在将来 ,而不是现在 !

    2003年01期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制度文明的框架内整合礼法

    陈鸿彝

    制度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保障因素和粘固因素。西周以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法制度是我国作为领土国家形成的必要条件。礼法文化规范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态以及古代文明的发展方向 ,制约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貌。随着礼法的实施 ,法律规范在历史中积淀为社会习俗 ,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操守 ,进而全方位地调节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必须在制度文明的框架内整合礼法 ,综合推进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

    2003年01期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分析

    余敬怀,李鹏展

    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在犯罪组织形式上的必然结果 ,有组织犯罪以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和有序运作 ,从而有可能实现犯罪要素的最优化配置 ,达到犯罪效益的最大化 ,有组织犯罪同个人及普通共同犯罪相比提高了犯罪效益。从犯罪经济学角度可得出结论 :有组织犯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有组织犯罪是完全可以防控的。

    2003年01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12·13”案件的破获看当今有组织暴力犯罪

    张义明,袁军

    从南京市鼓楼区公安分局破获的“1 2· 1 3”案件分析可以看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开放发展 ,境内滋生、诱发犯罪的因素大量增长 ,加之境外黑社会的渗透活动以及各种传媒的不良影响 ,我国刑事犯罪中的团伙暴力犯罪大量出现并已开始向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演变。应充分认识此类犯罪的严重危害性 ,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2003年01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和认定

    李永升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 ,是我国刑事司法的打击重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犯罪活动的组织性、犯罪目的特定性、犯罪活动的腐蚀性、犯罪行为的破坏性等特征。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过程中 ,除了要正确把握每种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外 ,还应注意该类犯罪与有关犯罪问题的界限。

    2003年01期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的反腐败

    屈学武

    入世后 ,在企业改制、企业破产、政府采购、不正当竞争等过程可能引发新的腐败。入世后的腐败的特征包括腐败手段的智能化、方式的多样化、国企干部腐败比例的扩大化、腐败范围的广域化和境外化、腐败主体的国际化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 ,需要强化权力的监督 ,理顺政府的审批机制 ,适度分权 ,适度修改现行刑法 ,强化对现行刑法相关法条的适用监督 ,适时修改现行相关行政法 ,加快权力的法治化进程 ,等等

    2003年01期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计算机犯罪几个问题的梳理

    余辉胜

    从应然角度看 ,计算机犯罪概念应是一个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新增法条来惩治计算机犯罪之前 ,必须要对所谓的计算机犯罪中涌现出的新情况中的“新”予以正确的界定 ,同时还应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要求。

    2003年01期 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域名侵权中恶意的认定

    梁志文

    域名侵权中恶意的认定应坚持利益平衡的原则 ,其认定标准是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具有不当的商业目的。被告对恶意指控的抗辩理由主要有 :其对该域名享有合法权益 ,其使用目的和方法正当善意。应在商标法中建立区域名抢注制度。

    2003年01期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层公安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

    沈光普,陈新建

    公安工作由传统警务模式向现代警务模式转变 ,对基层公安信息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是信息需求的放大 ,二是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是信息规范的严格 ,四是信息时效的迅捷。开创与现代警务模式相适应的公安信息工作 ,必须优化信息工作机制 ,建立敏捷高效的公安信息系统。

    2003年01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刑警心理应激特点及其调整方略

    陈京秋,王光森江苏警官学院马列部

    刑警应激具有不确定性、危险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刑警个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会出现生理、心理及行为上的障碍。控制、防御和消除刑警应激不良反应的方法 ,一是采取措施减少刑警个体工作、生活上的压力 ,二是提高刑警个体心理承受力及应激水平。

    2003年01期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社会管理角度看人民警察普通话水平测试

    金晞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社会管理功能的体现。人民警察既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也是社会管理的客体。人民警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是其作为社会管理主、客体参与社会管理 ,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行为 ,在社会管理活动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003年01期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公安社科学报编辑的角色换位

    徐亚力

    在公安社科学报的选题策划和文稿加工阶段 ,由于编辑角色的变化 ,导致编辑思维方式和编辑心态的变化。前者是从创作的角度出发 ,从宏观方面对作品的主题、框架、层次等根本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逐一细化 ;后者是以读者的身份 ,以审视和挑剔的眼光 ,就文稿可被分解的各个层次提出质疑 ,进行论证。一篇文稿从策划到发排需经过多次角色换位。在角色换位中编辑人员的主动契合是一个编辑走向成熟的标志。

    2003年01期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刊文计量分析

    纪蔚蔚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所发表的论文基本上代表了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科学的研究水平 ,也反映出《学报》及公安科学的发展历程、特点、成就和趋势。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对《学报》的发文量、学科分布、发文时滞以及作者队伍的生产率及分布状况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能较客观地得出有关《学报》以及公安科学研究状况分析评价、结论 ,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003年01期 174-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声纹鉴定为破案立功

    张长珍

    通过机器自动识别人的声音的机器称为声谱仪 ,是一种动态音频频谱分析仪 ,能把声音信号记录下来转变为可见图谱——声纹输出。声纹因人而异 ,声纹鉴定技术适用于刑事侦查和司法鉴定领域 ,能起到提供线索和审判证据的作用。

    2003年01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21世纪警察体育教材的价值取向

    王海源

    警察体育教材是警察体育教育的理论工具 ,也是传授警察基础体育知识、基本动作技能的理论依据。夯实警察体育的基础 ,应以指导警察体育教育训练为出发点 ;提高警察运动技能 ,应以发展警察体育教育训练为主线。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的目的 ,主要是提高和拓宽公安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视野 ,学习和掌握警察必备的基本技能 ,培养和磨炼他们独立学习、思维、运动的能力以及警察意识等。实践证明 ,教材和教学对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2003年01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警察实战技能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发展

    樊道明

    人民警察实战技能已形成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和应用技术与战术等内容比较完整的体系 ,但缺乏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体系 ,一定程度上影响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公安院校应加快警察实战技能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 ,注意其科学性和整体性。

    2003年01期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公安院校学生终身警务技能的培养

    吕景凤

    公安工作特殊性要求民警具有终身警务技能。公安院校警体教学应围绕公安实战需要 ,重视培养学生具备警务技能训练习惯。合理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课外警务技能活动 ,是学生掌握终身警务技能的关键。

    2003年01期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教育保障问题

    刘明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出现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为此 ,必须多方筹措资金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按集约型模式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转变教学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2003年01期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安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的几个问题

    刘晨

    如何进行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 ,是公安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公安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强化管理机制 ,有助于杜绝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推动公安本科院校学风建设。

    2003年01期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