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59400

  • 以市场经济理念创新警务工作思路

    张跃进

    在创新现代警务工作思路时 ,应引入和确立经营理念、成本理念、品牌理念和系统理念。公安机关领导具有经营理念可以科学地组织好工作 ;警务成本和效益是每项警务工作新举措首先和必须考虑的问题 ;要用双赢原则决策 ,使警务工作获得公众理解 ;应着力打造公安形象 ,发挥品牌效应 ;要用系统观念处理警务关系 ,使之更协调完善

    2004年01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典型性犯罪

    金其高

    非典型性犯罪在犯罪手段、犯罪动机等方面有别于常规的、典型的犯罪。非典型性犯罪原因包括社会的、个人的原因。防范非典型性犯罪关键在于对非典型性犯罪有所认识并予以重视 ,对其极小预警、极早防范 ;既要运用犯罪防范的基本模式实施防控 ,又要对症下药以非典型防范应对非典型性犯罪

    2004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书摘

    苏哲

    2004年01期 16-27+42-61+82-97+108-15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警察工作角度谈犯罪心理预防及矫治

    周朝英

    通过培养健全人格、消除犯罪心理达到控制犯罪的“个体内在控制”措施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途径。个体内在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心理疏导和矫治。“个体内在控制”在民事纠纷的调处、问题青少年犯罪预防和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中可以发挥特殊作用。民警要做好“个体内在控制”工作必须熟悉心理学知识及相关技巧。心理疏导技术应作为警察培训课程《犯罪心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2004年01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刑侦工作模式的战略性转变

    邵云龙,李效益

    公安刑侦工作信息化指信息技术在公安刑侦部门的全面渗透。信息化给刑侦工作模式带来了革命性转变 ,也带来新问题和新矛盾。因此 ,要强化信息意识 ,确立信息化作战的观念 ,加强教育训练以提高民警适应信息化作战的素质 ,同时要加大投入 ,确保信息网络建设

    2004年0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司法会计技术在经侦工作中的专门化

    肖琼

    经侦工作司法会计专门化有利于降低成本 ,及时立案 ,准确定性 ;有利于抓住办案时机 ,提高办案效率 ;有利于严格证据制度 ,提高经侦质量 ;有利于主动出击 ,深挖经济犯罪案源 ;有利于追缴赃款赃物 ;有利于完善司法会计管理工作。要统一司法会计机构称谓 ,明确司法会计机构的工作职责 ,加强对司法会计技术工作的管理 ,建立健全司法会计技术工作制度 ,加强司法会计技术的理论研究

    2004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0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原因自由行为主观方面探讨

    钟连福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存在诸多困惑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其主观方面的问题。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心理联系的断绝与否不能成为否定某一行为成为原因自由行为的原因。但是 ,该种断绝以及断绝程度如何将会影响到原因自由行为主观方面的认定及其刑事责任的归属。原因自由行为主观方面的分析论证还需要系统性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给予支持

    2004年0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从被害人角度看辩诉交易

    杨柳青

    利益衡平、对犯罪重在预防、公正与效率相协调、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是构建辩诉交易应有的理念。被害人应作为辩诉交易的主体享有广泛的辩诉交易权。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应弥补国外辩诉交易存在的对被害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 ,强化被害人作为辩诉交易主体的地位 ,扩充其辩诉交易权 ,有被害人的案件非经被害人同意辩诉交易无效

    2004年01期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口供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何胜利

    口供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 ,在直接证明案件事实、获取其他证据线索、审查判断证据以及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口供的真伪并存和不稳定性决定其不具有独立证明作用 ,只有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才能成为定案根据

    2004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突破与完善

    刘蔚文

    我国《合同法》第 73条确立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 ,该制度是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的代位权制度与传统民法相比有以下突破 :抛弃“入库规则” ,确立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明确了专属于债务人的权利范围 ;确立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须通过诉讼方式进行 ;在构成要件上 ,摈弃了传统民法中债权人无资力之要件。我国代位权制度也存在不足 :代位权种类狭窄 ,在代位权客体上的规定保守 ,对债务人诉讼地位规定存在漏洞等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4年01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0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赵银龙

    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应注重商标权人的商标利益 ,防止其商品信誉因为商标淡化而受到损害 ,而不需要设置存在消费者混淆的前提。我国《商标法》应完整规定驰名商标的反淡化问题 ,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驰名商标进行交叉保护

    2004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台湾地区继承法特色述评

    徐卫

    我国台湾地区继承法律制度较为完善 ,且海峡两岸在民族传统、风俗人情上共通之处颇多 ,因此 ,在我国制定民法典之际 ,考察台湾继承法的特色、把握该法精神的基本点颇具意义。从宏观上考察 ,台湾继承法具有市民法思想和社会法思想并行导入、债权人利益和继承人利益兼顾保护、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并重、血亲继承主义与配偶继承主义共存等特色

    2004年01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5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修改宪法第126条的建议

    周永坤

    宪法第 1 2 6条存在立法模式等方面的缺陷 ,应将司法独立的主体从法院改为法官 ,变列举式排斥干涉为概括式排斥干涉

    2004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从李惠娟事件看法官独立

    马耀博,谢杰,钱安定

    李惠娟事件反映出我国尚存在一些制约法官独立的外部因素 ,应从法官任命、法官的职务保障与惩戒监督制度、人大监督与法官独立的关系、错案追究制度的反思、司法财政体制等方面入手 ,完善和创造制度 ,为法官独立提供可行性保障

    2004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司法制度现代化

    陈必建,潘辉

    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和体现 ,应从立法上确立法官独立的基本原则 ,避免地方党组织、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和法院内部管理行政化对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干预 ,推动我国司法制度现代化建设 ,真正实现司法公正

    2004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警察实力强制调查的法律规制

    熊培新

    实力强制调查是指行政机关在遭遇被调查人抵抗时 ,允许使用实力强行进入有关场所 ,或强行对被调查人人身及财产进行调查。警察实力强制调查应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等。警察实力强制调查的实行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严格执行有关程序和持有关机构出具的检查令

    2004年0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政治文明、法治国家与社会发展——“法治与政治文明”论坛暨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综述

    张明新

    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 2 0 0 3年年会的主题是“法治与政治文明” ,会议围绕主题 ,对政治文明与法治国家、政治文明与社会发展、法治与宪政的具体内容等问题展开讨论 ,提出了诸多有益和中肯的见解

    2004年01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哈耶克法治观的本体基础

    吕建高

    哈耶克认为 ,自由需要法治的根本保障。而哈耶克所理解的法治从性质上看是一种自由主义的、进化论的、普通法传统的法治。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其无知的知识观、有限的理性观和自由的价值观之上的

    2004年01期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奥古斯丁法律帝国及其现代意义

    陈煜

    奥古斯丁开创了一个庞大的教父神学体系 ,在此神学的导引下 ,他构建了自己的法律帝国。从人性论的基础到形成稳定秩序并促成幸福的法律目的论 ,奥古斯丁层层深入 ,其深邃的思想对于今天探讨法律的价值关怀、法律信仰以及法最后所要促进的幸福诸方面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2004年01期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公安称谓由来延续辨析

    王虹铈

    公安称谓起源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公安委员会。我国使用公安称谓始于民国政府并且延续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建设中 ,为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和策略 ,开始延续使用“公安”称谓 ,用于冠名民主政权的暴力与公众治安服务机构。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 ,新中国建立起来的人民公安制度 ,具有体制的统一性、构成的多样性和参与的广泛性 ,将“公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2004年01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法中的刑事规则

    XinRen,毛娓

    中国封建社会刑事法律对不道德和恶意行为制定了相应惩罚规则。其对政治异端的不可容忍 ,按照罪犯的社会地位以及与受害人的关系而施以不同的处罚 ,在实行刑罚时强调集体责任和司法宽恕 ,表明了儒家道德对中国司法制度的教化渗透

    2004年01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警事科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卜安淳

    警事科学简称警事学 ,是研究警务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警务的准备和实施的科学 ,其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透过极其复杂的警务现象 ,探索警务的性质和规律。警事学包括警事思想、警事学术和警事技术科学三个部分。其中警事学术包括警事政策学、警事行政学、警务学、警制学、警事教育训练学、警事指挥学、警事保障学、警事环境学、警事史学、比较警事学等学科。警察学 (警务学 )应该是警事学中一门具体的学科 ,公安学则是与警事学相关但又差异很大的有待创建的另外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安全问题的学科。在战争话题远不如安全话题受人普遍关注的当今 ,研究如何谋求和维护人类社会所有合法利益主体的安全利益的警事学 ,应该比研究如何取得战争胜利的军事学还要迫切和重要

    2004年01期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公安机关性质的新认识

    章剑

    “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论断在现阶段是缺乏法律依据和理论根据的。公安机关虽然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的武装力量之一 ,但自 1 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后 ,就已不再是国家武装力量。同时 ,“武装性质”并不是公安机关所有警察及警种的普遍属性 ,也不是区别其他组织的根本属性 ,因此不能成为公安机关的性质。在论述公安机关性质时 ,应剔除“武装性质”这一内容。

    2004年01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刑警心理结构实证研究

    罗震雷,刘硕

    调查问卷研究表明 ,我国刑警心理结构系统可概括为侦查思维系统、侦查信息系统、侦查行为能力系统、执法观念系统、自我调控系统、敏锐警觉系统和自主敢为系统 ,由此构成我国刑警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模型。我国刑警心理结构特点表现为全面性、独特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发展性。

    2004年01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恐怖主义定义及其法律控制

    云山城

    恐怖主义是指任何个人、团体或国家 ,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 ,残害无辜 ,引起人们恐怖 ,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必须制定、完善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国际公约和文件 ,制定、签署、完善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区域的、多边的和双边的公约、法规和合作协议。我国必须制定一部反恐怖主义专门法规 ,修改刑法 ,在刑法分则中专章规定恐怖行为罪。

    2004年01期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学概念

    陈蕾

    关于恐怖主义犯罪 ,世界立法、司法实践对其称谓、定义不一 ,应予以归类 ,以免混淆视听。恐怖主义犯罪是指任何个人、团体为制造社会恐慌 ,有组织、有预谋地使用胁迫或危险方法随意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行为。其特征表现为主体的一般性 ,客体的复杂性 ,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客观方面表现为危害行为的危险性、危害结果的严重性和扩散性

    2004年01期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适用

    蒋宪平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界于黑恶势力犯罪与黑社会组织犯罪之间的犯罪形态 ,是组织、领导、参加、入境发展或纵容、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行为 ,要明确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构成要件 ,对组织与领导、参加与积极参加等犯罪行为进行区别 ,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处罚应增设罚金刑

    2004年01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网络管辖权标准探析

    王飞,王泽红

    在网络环境下 ,传统的管辖权规则受到严重挑战。实践中美国的判例主要形成了两种处理网络案件的管辖权规则 :滑动范围标准和效果标准。两个标准各有所长 ,而两者的结合适用会增强网络争端解决中法院判决的一致性

    2004年01期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电子数据证据及其司法运用

    李鹏

    电子证据相对于传统证据具有数字性、安全性、脆弱性、共享性等特点。电子数据证据可分为模拟电子证据与数字电子证据、原始电子证据与传来电子证据、电子生成存储证据与计算机混合证据、直接电子证据与间接电子证据等几大类。电子数据要作为证据使用 ,应具备证明能力和证据能力。运用电子数据证据要实行开示制度 ,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2004年01期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网上控赃刍议

    王恒

    网上购物的普及使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销赃成为趋势。网上销赃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快捷性、智能性等特点。侦查部门可以利用网上购物商店、各种聊天工具、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等网络虚拟空间布控 ,采取利用计算机信息追踪和通过网上比对、诱敌出现等方法控赃

    2004年01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诉性分析

    管满泉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能等同于技术鉴定 ,其在主体、权力来源、主体的独立性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与技术鉴定有明显区别。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属性是一种行政行为 ,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列 ,具有可诉性。

    2004年01期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问题研究

    龚鹏飞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事故处理和事故统计都涉及到的问题。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考虑将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成小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等类别 ,予以相应的处罚

    2004年01期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铁路旅财案件特点及侦查对策

    贾永生

    铁路旅财案件都有着很强的特殊性 ,具有主体的多样性、作案时空的选择性、作案手段的多样化技术性、现场痕迹易被破坏 ,现场多有目击者等特性。其侦查策略主要有调查访问、追击堵截、通报协查、现场勘验、以物找人、利用情报资料、使用信息人员和抓获现行

    2004年01期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利用通信信息痕迹的侦查方法

    薛殿杰

    通信信息痕迹包括静态信息痕迹和动态信息痕迹 ,具有时限性、指向性、保密性、复杂性等特性。对寻呼机、程控电话、IC卡电话、移动电话的信息痕迹需采取相应的提取和利用方式。利用通信信息痕迹的侦查工作蕴涵着公开和秘密的手段 ,为侦查谋略的实施运用提供广泛空间

    2004年01期 16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4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国外犯罪心理画像简述及其本土化研究

    刘杰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在国外司法实践中作用重要 ,行为证据也被纳入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 ,而我国这方面研究尚处在空白阶段。应加强心理画像技术相关的基础学科研究 ,加速基本土化研究 ,确定符合国情的犯罪心理画像方法 ,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档案信息系统。

    2004年01期 174-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259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公安行政职能重塑与公安院校办学理念的转变

    刘佩锋

    公安行政职能的重塑是研究公安高等院校办学理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公安行政机关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 ,执行的是政府的行政职能。政府行政职能应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公安行政要向“服务公安”、“有限公安”和“责任公安”方向发展。公安院校培养人才应确立新的办学理念 ,即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加强学术科研 ,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

    2004年01期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治安业务教学改革之我见

    徐志林

    专科教育定位于能力本位和岗位需求 ,是当前包括公安教育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顺应社会、适应市场的改革取向。作为公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治安业务教学 ,其立足点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于学生对于实战、实用警务技能的掌握 ,在于业务部门对于用人需求的满足。治安业务教学应从治安业务课程的调整、教材和教法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改革。

    2004年01期 18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公安民警健康状况及对策

    李宁

    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公安民警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近 1 /4的民警处于患病、亚健康状态。要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民警建立起自我体育锻炼的意识 ;平衡膳食、按时就餐、控制体重 ;在公安民警中普及心理卫生健康知识 ,保持心理健康 ;各级部门要为民警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 ,保持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和稳定性

    2004年01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地市级警察培训基地建设思考

    邱启明,葛坤宏

    地市级警察培训基地建设应该是我国警察教育训练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好地市级警察训练基地 ,具体要抓好硬件设施的基地化建设、同训共战的教官化建设、教学材料的案例化建设和实践训练的情景化建设

    2004年01期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