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海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市场本身存在许多靠自身不能解决的缺陷,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市场失灵”、达到社会公平的有效路径,是在追求效率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全体公民权利的保障,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双重功能。在当前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必要加快社会保障的法制化,使社会保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从而用法律来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利。
2005年01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缪金祥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诱发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社会文明和社会治安。城市管理者应充分运用现有的法律资源对乞讨行为进行限制,在尊重乞讨者人权的同时保护多数人的人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由于仓促出台,存在一些不足,应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为此,政府应健全社会保障福利救助制度,加速宪政制度改革。
2005年0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朝英
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技术产生于问题青少年矫治实践中,后又在中产家庭问题青少年行为矫治中进一步发展,其背景与转型时期的当前中国问题青少年家庭状况极为相似。它有一套特殊的理念和技术,这种技术对我国的问题青少年的心理矫治效果明显。
2005年0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0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芳
户籍制度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制约了公民的迁徙自由,造成了公民身份的不平等,造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分化,拉大了城乡贫富差距,出现人户分离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管理,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进程。我国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快制定户籍法。
2005年01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苏哲2005年01期 24-56+59-81+135-142+151-160+174-18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德林,石泽忠
犯罪周期现象,学名应为犯罪循环变动,是指犯罪现象的总体及若干罪种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的涨落起伏以至循环往复。犯罪周期是一种近乎规律性的盛衰交替变动,是犯罪运动的正常表现形式。犯罪周期理论的建立和运用对正确研判犯罪形势,修正与克服传统经验分析及定性研究中的错误与不足,探索与把握犯罪宏观、微观规律,科学预测犯罪走向及解释犯罪数量变化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01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倪侃
当前我国传销具有明显的“拉人头”交“入门费”等欺诈性特征,具有违法性。传销是一种“经济邪教”,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传销组织内部结构严密,行动隐蔽,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目前查处打击传销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要在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打击传销法律法规。
2005年01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琪
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救治,始终是科学史上最富长久魅力的课题之一。为解读这个历史之谜,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思想家进行了坚韧不拔的探索。一部人类对犯罪的认识史,经历了一个从猜测到科学,从犯罪古典学派到犯罪社会学派,从探索个人原因到探索社会原因,从抽象思辨到科学实证的飞跃。
2005年01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德明
侦查现代化是一个传统型侦查制度向现代型侦查制度转型和进化的历史过程,其根本精神要旨在于侦查程序制度的理性化。作为法制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侦查现代化研究通常有类型学、西方化、多元化三种范式。侦查现代化评价标准的导出语境是现代性理论有关理性精神的探索,作为现代性精神枢纽的三种理性历史范型,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侦查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各自的实证性标准要求。结合社会进化所提出的以目的为取向的回应型法律发展目标,侦查现代化的基本趋向将是一条回应社会、以实现社会秩序、安全和自由为方向的进化路径。
2005年01期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林,李育锋,蒋坚业
由于侦查体制与模拟录像技术的局限性,讯问指挥系统在公安机关的配备率、使用率低。作为侦查的辅助工具,讯问指挥系统对于提高审讯水平作用明显。公安部门应加强数字化讯问指控系统的建设,扩展其功能,赋予其以新的内涵,实现其讯问指导、资料提供、记录取证、对讯问进行监督、为讯问合法性提供证明等功能。
2005年01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学珍
“警察圈套”在实际破案过程中被大量运用,如何对其加以规范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立法机关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法规加以规范,司法机关可通过证据的是否采信加以控制,辩护人可通过辩护加以监督,最终使这一侦查手段合法化。
2005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书文
我国刑事责任评价的时间起点是犯罪的预备行为。我国刑法以处罚预备犯为原则,有助于严密刑事法网,将犯罪遏制在萌芽阶段,充分发挥刑法预防功能,但其与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相矛盾,与刑法谦抑精神相违,缺乏实践操作性。刑法第22 条已经名存实亡,成为一种无意义的重复规定,建议修改刑法时予以删除,同时将一些严重犯罪的预备行为规定为独立罪名。
2005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乔宗楼
毒树之果是以非法行为作为条件或以非法证据为线索而得到的其他证据。其证据能力问题实质上是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价值取舍的问题。毒树之果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学界趋向否定其证据能力。对毒树之果的证据能力全盘否定不符合我国的法治文化传统和司法现状,我国立法应以排除为一般性原则,同时以例外方式对特殊情况的毒树之果进行限制性肯定。
2005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47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钱志远
中国反倾销立法在倾销的确定、损害的认定、司法审查的规定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建议提升中国反倾销法的立法层次,把我国的反倾销法上升到基本法的位阶,以进一步规范对外贸易秩序,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2005年01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亚峰
电信部门对用户收取手机来电显示费违反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广大手机用户的知情权;违反了《价格法》,对“来电显示”这项手机基本服务进行收费;违反了《合同法》,对电信服务合同构成违约。
2005年01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辛炳辰
对公民名誉权的保护应包括死者的名誉权,对死者名誉权的司法救济程序只能由死者的近亲属提起诉讼。要准确地把握侵害死者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区别对待生前不同身份的死者名誉权。只有存在侵权行为人侵害死者名誉权的行为,死者确有名誉被损害的结果,行为人的行为指向死者,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才侵犯了死者名誉权。
2005年01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3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解君,李平平
综合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借鉴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成果,对行政法律制度进行经济学解剖,不仅使行政法学的知识体系更科学、更务实,也为行政法学知识的更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此外,经济分析强调行政法制度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确立以行政资源与私人资源的最小消耗取得社会交易费用的最大节省为行政法的目标,必将推动行政更有效地为公众服务,而这也符合行政法的终极价值取向和行政伦理要求。
2005年01期 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8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英姿
建设法治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司法结构,我国宪法对司法的宪政地位有明确规定。现实中司法结构有不符合其宪政地位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司法的治理化和司法对行政的依附关系。司法结构的不合理削弱了司法的法治功能,是造成司法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原因。当前构建适应法治社会司法结构的关键在于理顺两个关系:政党对司法的领导关系以及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其中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司法与行政的关系的制度化。
2005年01期 9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45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许林茂;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学生管理影响着高等教育社会目的的实现。高校学生管理产生法律冲突的原因是某些法规和学校规章存在欠缺、学校的管理工作程序存在不足,有些教育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强,高校应让大学生充分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提高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
2005年01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爱娟
金钱赔偿作为精神损害国家赔偿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有着“抚慰、教育、惩罚”的三重社会功能。在国家赔偿法中进一步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确立非财产救济为主,金钱救济为辅的实施原则。其金钱赔偿的具体数额由法官自由裁量确定。
2005年0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晓飞
怒江开发计划由于我国非营利环保组织发起的一次公益法运动而搁浅。民间组织的活动和声音极大地影响了中央政府的决策,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公益诉讼问题面临着困难并存在着自身局限,应当通过积极的民众参与及民间组织的相关实践加以补充,以促成制度与社会的变迁。
2005年01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汪庆红,杨帆
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分别是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法制的哲学基础。两种哲学思想在肯定人的价值优先性等方面表现出共通性,但在对人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及批判的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思想上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法制在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基本价值、基本范畴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005年01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6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郭春镇,陈林林
《举证责任研究》一书从法理的视角对举证责任问题作了系统的剖析和研究,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诉讼模式分类———主客体和主体际模式,并将全新的哲理方法引入了法学之中。该书对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和实践症结作了积极回应,并为举证责任理论研究开启了一片新视野。
2005年01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晓川,黄斌
中国传统无效婚姻立法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绵延不绝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世界无效婚姻法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传统法制文明早熟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广博性的重要表征。中国传统无效婚姻立法文化对推进我国婚姻法治的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5年01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松,熊建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残忍的刑罚制度和充满温情的慎刑思想并存。其慎刑思想体现在对于死刑确定了核准、复核和复奏制度,徒、流案的管理、审级和复核制度体系严密,监察制度发达。中国慎刑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古代天道思想、儒家“仁”思想的影响。
2005年01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7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汪锡奎,桑玉成,李冉,卜安淳,王智军
胡大成、周家骧、王智军、邢盘洲共同撰著的《警察政治学》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相关学术界和警察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本刊收到几位学者讨论该著的文稿。江苏警官学院主持召开了“警察政治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四川和江苏的学者们,就这部著作的出版、警察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警事学的学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颇有深度的探讨。本刊将几位学者对该著的讨论文章和“警察政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一并刊布于此。
2005年01期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育海
通过对美国杰佛逊县警察体制、内部分工、工作运行和经费、工资、装备、培训等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美国警察有情报网络发达科技应用水平高、装备精良的优势。在警务运作方面,其信息已成为警务活动的强大支撑,控制社会治安能力强,建立了应付突发性事件的机制,将警力投向犯罪高发地区,警察执法规范、训练有素等方面,值得借鉴。
2005年01期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万云
《道路交通安全法》引起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后的定责问题。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正确理解机动车无过错责任的立法意义,尽快出台机动车责任认定和保险方面的配套法规。同时要加大交通违法人的违法成本,其具体措施有加大处罚力度,将是否有交通违法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体系等。
2005年01期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和友
在交通肇事罪中,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应当予以独立的刑法评价。惟有如此,对于交通肇事罪有关的几个的问题,如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未逃逸而不作为致人死亡的认定,故意杀人后逃逸的处理,刑法理论才能自圆其说。
2005年01期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汪建萍,唐宇穗
科技证据以现代科技为依托,能够获得许多通过传统取证方法无法获取的证据材料,对查清案件事实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证据的运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逐渐得到认可。为了更好的运用科技证据开展证明活动,须认清科技证据的证明力,进一步完善科技证据的适用条件和程序。
2005年01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4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朱建华,王海荣
科学规范地编辑现场指纹,为在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样本库中筛选指纹提供相对准确的条件,不仅有助与提高检索查询的速度,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查准率。
2005年01期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里宁
击针孔舌痕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采用刚性闭锁机构,二是采用击针平移击发机构,二者具备其一即可。有无击针孔舌痕出现,可以帮助区别枪种,其指向可帮助确定抛壳挺、拉壳钩的位置。击针孔舌痕是弹壳检验鉴定的重要依据。
2005年01期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明
火灾现场勘查的最终目的是确定起火原因,而认定起火原因的关键因素是对起火点的确认。火灾事故调查中对火灾现场起火点确认的技术方法主要有讯问法、观察法、几何法、清理法、复原法、作图法和痕迹法。
2005年01期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艳芳
继续盘问作为公安机关执法活动所具备的一项可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法治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继续盘问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其适用范围及对象关涉人权保护和治安实效。因此,需要从法律的层面准确把握这一法律措施的真正含义,正确运用继续盘问措施,杜绝因此项权力使用不当而产生侵犯人身自由的现象,从而推进司法文明和公正。
2005年01期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国华
创新公安人事工作必须作出艰辛的努力,循序渐进,贵在求实,并处理好继承与创新、难与易、创新与务实等关系。公安人事干部要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执着投入,为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5年01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金根
建设学习型公安机关,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构建现代警务机制,落实科教强警战略,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建设学习型公安机关,前提是提高认识、转变理念,重点是领导重视、班子带头,核心是提高学习力,难点是创建学习体系,关键是建立学习制度和机制,目标是创造全员学习氛围、形成学习习惯。
2005年01期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雪冰
中国香港警察教育训练模式主要走职业训练之路,其特色体现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训练内容的实战性、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育理念的人本性、招生制度的科学性等诸多方面。完善内地警察教育训练体制应当从教育培训分层化、基础教育社会化、师资招聘多元化以及训练实战一体化入手。
2005年01期 18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73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海源
21世纪警察体育如何适应社会进步和公安教育发展的需求是警察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增强警察体质健康须与满足警察各种不同愿望和需求融为一体,加强警察健康教育须与警察体育的终极目标融为一体,警察运动锻炼要讲求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够充分体现警察身心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并着实解决警察战斗力的问题。
2005年01期 18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肖蓓
当前公安院校格斗教学课时较少,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格斗技术技能的掌握。格斗教学应重视课外作业,把课外作业作为锻炼和提高学生格斗技术技能的重要手段。
2005年01期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平
建设公安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做好警察意识教育和警务化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仅推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而且促进公安院校学风、校风建设。
2005年01期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