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天峰;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基本目标。构建和谐安定、持续发展的社会,社会资本理论提供了一个极具成效的视角。积极培育、积累与依仗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其建设性潜质,对于社会秩序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05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婷;黄超;
编制公安消防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公安消防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范围广泛,应将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按其不同性质和类别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其内容主要包括:灾情设定、危害特性、力量部署、处置对策、勤务保障及注意事项等。
2006年05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丛梅;
城市老旧楼群区社区治安基础设施薄弱,居民收入低,管理难度大,社区发案率较高,是治安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对这一地区应实施物业和准物业管理,建立社区治安工作组织体系和群防群治“网格式”管理系统,建立社区治安宣传教育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法制素养和自我防范意识,以改善其治安状况,从而有效遏制犯罪。
2006年05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蔡永彤;王瑞山;
袭警犯罪活动对警察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消极影响。袭警犯罪有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犯罪人法制观念淡薄,以过激行为抗拒警察执法;警察防范意识、防范技能较差,警务活动不规范,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警察受害机会增多。预防袭警犯罪首先要提高警察的防范素质,其次通过建立社区警务密切警民关系以加强社会防范,同时严厉打击袭警犯罪,加强立法以完善警察执法权。
2006年05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何睦;
真君子、假君子、真小人、假小人这四种人之间的犯罪博弈,表现为表里皆同、表同里不同、表不同里同、表里皆不同等4种博弈对阵场合和16种博弈方式。认识他们之间进行的犯罪博弈的规律有益于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众个体进行犯罪防控时采取相应策略。
2006年05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毕良珍;
讯问谋略中的暗示、诈术、圈套以及许诺等计策一旦使用不当,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出现诱供,就有可能违法。业界称之为“临界诱供”。司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案,自觉掌握使用讯问谋略的原则,确保司法公正。
2006年05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天际;鲁杰;
不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口供时分别表现出羞耻悔罪、畏罪恐慌、侥幸、抵触戒备、悲观绝望、抗拒和江湖义气等心理状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如实供述、拒绝供述、虚假供述时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无罪、罪轻而辩解的心理状态与对其犯罪行为抵赖时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不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攀供时揽供与推供的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
2006年05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永宏;
罗森贝克通过对实体法规范的精细分析,提出了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规范说。罗氏从实体法入手研究证明责任分配的方法对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我国刑法规范之间存在着犯罪构成要件规范与阻却犯罪成立规范的对立,从重处罪规范与从轻、减轻、免除处罚规范的对立。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一般原则应是控辩双方应对有利于己方的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2006年05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道春;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而言是一种恢复性的刑事保护制度,对充分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公诉案件中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目前仍没有确立。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有效做法,建立对刑事被害人进行补偿的专项基金,在公诉案件中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2006年05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胡震钰;
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虽然没有设立辩诉交易制度,但在一些刑事法律制度及刑事政策中都蕴含着辩诉交易的精神。司法改革客观上要求强化辩诉交易的运用。在改革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同时,可以分步设立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以促进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的有机互动和协调发展,提高刑事诉讼的司法效能。
2006年05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配军;
在监外执行对象问题上,我国刑诉法与监狱法的规定及监狱法内部存在着范围的差别和表述的矛盾。对此问题,仅用优位原则并不能完全协调,应当兼顾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的要求,进行妥善的法条修改。
2006年05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斌;
票据变造的前提是该票据在变造前应当是形式上有效的票据,变造后的票据从形式上看仍然是有效的;票据变造必须是无变更权限的人所为的变更行为,并且是对票据上除签章之外的记载事项的变更,其变更行为必须是以行使变更后的票据权利义务为目的。我国应立法明确票据变造人、票据其他签章人、付款人和代理付款人的法律责任,明确票据变造举证责任。票据法应对参与或同意变造者的责任作出必要的规定。
2006年05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渐;茅晓晖;
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其他进入经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性质是过错责任,经营者过错的判断在“合理限度”范围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2006年05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飞龙;
公民基本权利的效力主要由公法效力(直接效力)及私法效力(间接效力)两个层面所构成,而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效力分别为宪法司法化和宪法私法化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公民基本权利效力结构二元性是指公民基本权利同时具有公法效力和私法效力。其基本秩序是以公法效力为主、私法效力为辅。中国宪政的选择应以近代立宪课题为重心,以宪法司法化而不是宪法私法化为宪政实践的真正方向。
2006年05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3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玲;
成文宪法在形式上是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和宪法惯例、判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等构成的结构体系。各个形式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不尽一致。一个恰当的、富于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成文宪法形式结构体系应当包含一部简洁的宪法典、众多使宪法内容具体化的宪法性法律,并以宪法解释、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和国际条约等作为补充形式。
2006年05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乔宗楼;
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确定了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架构。行政程序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们对公正和效率的需求,其立法目标模式基本上分为权利模式和效率模式两类。在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上,如果公正与效率的平衡机制确实不能够实现的话,公正应该成为首要目标,效率应为兼顾目标。效率的实现应以满足“最低程度的公正”为目标。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程序制度的设置。
2006年05期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倪斌;
侵害民警执法权益行为主要包括侵害对象、侵害行为、危害后果、行为人主观故意等四个要件。处理侵害民警执法权益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人民警察法》等。要分清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与人民群众提出合理要求的界限,处理好打击与稳定的关系。
2006年05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小强;
认为当代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是以淡漠为特征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和不合理的,这种研究没有触及问题实质。农民法律意识淡漠表象的背后是农民通过法律的利益诉求不足,以及农民可用社会规范的多元性。农民对法律的淡漠态度,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2006年05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湛;魏燕;
司法公正是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及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由于司法审判有着自己特殊的制度、规则,司法公正具有相对性。我国应立法保障法官审判独立,制定合理的制度提高法官素质,正确评价审判结果以树立司法权威,以此实现司法公正。
2006年05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涛;
法律规避与意思自治的关系体现着国际私法制度更深层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看似矛盾的制度安排,法律规避和意思自治之间的关系是这一制度中矛盾的统一体。意思自治是根本,而法律规避是对其顺利行使的制度保障。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指导人们的民事行为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6年05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毅;
富勒是新自然法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论著《法律的道德性》使新自然法学思想得到巩固并足以与分析法学鼎立、抗衡。更重要的是,富勒前承哈特,后启德沃金,为二战后西方法律思想向何处发展起到了导向和引路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富勒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2006年05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邱远猷;
黄遵宪主张引进西方近代司法原则和制度,在《日本国志.刑法志》中引进了罪行法定原则和刑事辩护制度,并提出了“实事求是,明慎用刑”的司法原则。他在湖南创办保卫局,并规定了保卫局的性质、职责、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巡查必备条件、巡查的寻常职事、纪律等。
2006年05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宏治;
唐代虽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民事审判制度,但因大量民事案件的出现,民事审判活动已悄然开始。唐代对民事案件的审理,由下而上,对当事人可传唤、禁身,当事人可自我辩护;民事案件的判决,一般都在州县基层解决,判决的依据除国家制定的律令格式外,也尊重民间习惯、风俗;在唐代已出现了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可通过强制方式执行;对一般民事纠纷,可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调解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手段。
2006年05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崇奎;
“拷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司法制度。“三言”的公案小说中有不少有关“拷讯”情形的描写。其描写的“拷讯”在适用对象及方式上大多违反法律规定,循私枉法、行政司法合一的制度和司法官员能力的低下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006年05期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大中;
我国有着丰厚的人口资源,特别是农村的剩余劳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廉价劳力,同步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研究尚处于松散状态,仍未能建立新的研究机制,流动人口学的创建将为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及对策出路。该学科的创建,既是适应新的时代的需求,也是为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6年05期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在健;
公安部门是政府结构中行使警察权的功能实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功能定位。其具体表现为:维护稳定,创建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环境;实现权利保障,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权利关系;提供公共服务,适应和谐社会对公安部门职能转变的要求。
2006年05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舒娜;
警务管理概念的科学界定关系到警务管理学科的构建。定义警务管理的逻辑起点是警务管理从属政府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是其研究的学科背景。警务管理也叫公安管理,即公安机关运用依法获授的公共权力,以承担公共责任为前提,以合法、科学的方式为手段,以追求警务绩效为目标,对国家公共治安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协调的活动,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05期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云良;
涉黑案件是有组织、有领导、众多成员参与的集多种罪名于一体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认识其成因,对于超前预防、不让其坐大坐强,对于减少危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2006年05期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芝华;
恶势力犯罪团伙与黑社会具有相似性,但与黑社会又有很大差别,在形成和组织结构方面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在实施犯罪方面,也有着突出的活动规律。恶势力犯罪团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原因,将与恶势力犯罪团伙作斗争与打击黑社会犯罪结合起来,是实现社会防控的一项较理想的策略。
2006年05期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谢俊杰;
近年发生的一系列大规模、有组织的恐怖袭击事件表明恐怖主义呈现出恐怖手段高科技化、技术交流国际化、组织架构虚拟化、联系协调网络化、袭击目标“软性”化等新特点。国际社会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才可能消除引发恐怖活动的潜在因素。因此,各国要加强国际反恐技术合作、政治合作、法律合作和“治本”合作。
2006年05期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2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景宁;韩艳丽;
为了能使多波段光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使用1,10-菲啰啉为原料,改用碱性条件下,以1,4-二氧六环和水为混合溶剂,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合成了对汗液指纹能产生良好荧光的4,5-二氮杂芴-9-酮,合成产率达到51%;优于文献报道的收率仅有10~15%。其荧光效果优于1,8-二氮杂芴酮(DFO),在汗液指纹荧光显现中可推广应用。
2006年05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海琳;
数字水印技术为多媒体版权保护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根据多媒体版权保护的目的和要求,嵌入多媒体数据的数字水印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作为实现静态图像的一种基于m-序列的DCT变换域数字水印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2006年05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同祥;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在公安实践中已日趋成熟。目前公安院校大多引进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教学,但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系统中的专业术语,了解人工干预、档案指纹扫描和现场指纹编辑,做好档案指纹编辑和人工检视工作;指导选取有价值的细节特征点,并选取好细节特征点的位置及分布。
2006年05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戴云琪;刘英舜;
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建立公共交通领域中公交车辆信息和客流信息的采集机制,有利于实现公交车辆优化高度和优先通行,最终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畅通。
2006年05期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荆长岭;
民警教育训练应扩大教育训练门类,包括职务晋升必训、岗位转换必训和岗位新知识新技术必训;应形成院校教育训练体系和公安机关内部教育训练体系优势互补格局;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专业民警的不同需要,安排教育训练内容;应在政策、制度、师资、财物、服务等方面给民警教育训练提供保障。
2006年05期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古华;
警察徒手格斗实战应普遍遵循的7个基本战术要素和应特殊遵循2个基本战术要素。7个基本战术要素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随机应变;以快打慢,以巧取胜;上下相随,攻防兼备;以静待动,动静结合;拿筋错骨,击打要害;沉着冷静,机智勇敢。2个战术要素是:依法施策,防控为先;以擒为主,踢打摔结合。
2006年05期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光森;
实践教学在增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实感、吸引力和实效性等方面,有着理论教学不可取代的作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其在政治建警中的重要作用。
2006年05期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广仓;
公安情报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划分为三个板块、两个区域。情报基础类课程、情报技能类课程、情报技术类课程构成三个板块,形成公安情报学学科的主干课程,完成情报学专业全局与细部、点与面、理论与技术的全面建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是它的两个强化区域。辅助主干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具有使学科知识技能技术专门和纵深的意义,体现公安情报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多能”与“一专”的辩证关系。公安情报实践教学,则使情报实战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006年05期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7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蕾;
公安院校国内安全保卫专业课程目前存在师资薄弱,教材、教学资料老化、匮乏,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国内安全保卫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培养公安机关满意的国内安全保卫专业合格人才。
2006年05期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维亚;周亚红;张长珍;
研究性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公安院校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和适应公安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公安院校学生对研究性物理实验的设计应尽量与公安科技应用相关,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6年05期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海军;
实习基地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和用人单位共担育人职责的平台。在公安院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组织保障是前提,教学规范是重点,师资队伍是关键,条件保障是基础。
2006年05期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筱媛;
艺术教育利于塑造公安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公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培养公安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转变观念,正确把握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的方向,构建公安院校科学体系,把美育落实到学校教育的一切环节中。
2006年05期 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燕石;
公安高校图书馆与普通院校图书馆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要打破传统的模式,开展符合公安特点、最大限度满足公安需要的特色化服务,在思想和技术两方面努力开创公安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使公安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
2006年05期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旭;
公安院校图书馆应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具有定向性、充分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其服务方式具有针对性,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机制,以便于用户查询和利用,从而使用户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2006年05期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