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89572

刑事法研究

  • 刑事违法性探析——从中英刑事违法性的比较谈起

    杜江;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与英国刑法比较,中国刑事违法性在刑事立法上存在附条件刑事违法性问题、不完整刑事违法性问题、不存在刑事违法性问题。中国应重新研究刑事违法性,不断完善刑法制度,以避免与签署的国际公约或其他多边协议发生冲突,更好地履行相关义务。

    2009年01期 v.24;No.122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若干思考

    黄荣昌;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存在律师阅卷难、调查取证难、会见难和申请变更强制措施难等重大缺陷。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法律不完善、执法过程中违法现象严重和诉讼观念陈旧。我国应完善刑事辩护制度,赋予律师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保证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保证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

    2009年01期 v.24;No.122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5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刑事再审启动程序比较研究

    楼伯坤;吴海云;

    刑事再审程序是对已生效裁判是否符合正当性、合法性要求的重新审视的司法程序,是追求刑事诉讼活动根本宗旨的体现。在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是关系维护基本人权和保障法律尊严的重要举措。刑事再审中的启动程序是其重中之重。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制度和理念,在我国现有国情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完善我国再审程序制度。

    2009年01期 v.24;No.122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众斗殴转化犯的司法认定

    马虹;梁云;

    聚众斗殴犯罪不仅是多发性、常见性犯罪,也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之一。聚众斗殴转化犯必须符合所转化罪名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不应简单地以结果定罪,应依据共同犯罪的理论认定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一般而言,具备一定条件的首要分子和致人伤亡的共同实行犯要对重伤、死亡的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2009年01期 v.24;No.122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448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域外刑事管辖权的原则与实现

    朱志玲;

    域外刑事管辖权是域外管辖权的一种,是指一国超越其领域范围的刑事司法权利,也就是一国的刑事司法管辖权及于一国领域之外的人或行为,意味着一国刑事管辖权的域外扩张。关于各国域外管辖权的行使,国际法已经形成一系列原则。就我国而言,要实现域外刑事管辖权需做好两方面的国际合作:一是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二是加强国际执法合作。

    2009年01期 v.24;No.122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书摘

  • 职务犯罪侦查逻辑

    苏哲;

    <正>柴学友、朱武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1月版《职务犯罪侦查逻辑》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以"逻辑应用"为出发点,将侦查逻辑思维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对侦破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侦查职务犯罪的广义逻辑思维活动的系统、特点,以及职务犯罪侦查逻辑思维方式方法的具体运用,是检察机关办案人员侦查破案必备的思维武器。

    2009年01期 v.24;No.12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由与法律(第三版)

    苏哲;

    <正>[意]布鲁诺·莱奥尼(Bruno Leoni)著,冯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版本书是一本法哲学领域的力作,是目前西方世界的经典读本。作者莱奥尼针对充斥当代社会法治建设的法律规范与个人主义的自由理念相矛盾这个深刻主题,运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诸多领域

    2009年01期 v.24;No.122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笑死人

    苏哲;

    <正>[意]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著,曹胜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本书是巴里科的哲学论集。所收录的四篇文章分别是作者对其批评阐释思想及文学创作理念的漫谈,早年写就的对莫扎特、罗西尼等音乐家作品的分析及阅读本雅明哲学与阿多诺美学的思想笔记。

    2009年01期 v.24;No.122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梭问题

    苏哲;

    <正>[德]恩斯特·卡西勒著,[美]彼德·盖伊编,王春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版历来对卢梭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宗教思想的研究认为,卢梭思想中有内在的矛盾和不一致,

    2009年01期 v.24;No.122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造天堂

    苏哲;

    <正>[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月版该书封底介绍文字:"1860年,《人造天堂》刚一出版就广获赞誉,它是作者发表于1851年的《酒与印度大麻》和1860年出版的《人造天堂》两篇文章的合集。七年之后,波德莱尔,这位法国最重要

    2009年01期 v.24;No.122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被证明的不平等:社会正义的原则

    苏哲;

    <正>[德]威尔福莱德·亨氏著,倪道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被证明的不平等理论在主要观点上是与罗尔斯理论相联系的。当然,从方法论角度看,它与后者有区别,在内容上则向需求正义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在罗尔斯的理论中,与现代社会相应的正义原则是作为自由平等公民的一种目标导向的理性决策结果来论述的,在无知之幕背后处于原初状态下的自

    2009年01期 v.24;No.122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远猷选集

    苏哲;

    <正>邱远猷著,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版著者在该书《自序》中介绍:"2002年我70岁生日时,选编出版了第一本学术论文集《中国近代法律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收文30篇,32万字)。本书是第2本文集,共67篇。

    2009年01期 v.24;No.122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谁隐藏在故事背后

    苏哲;

    <正>傅跃建著,群众出版社2009年1月版高铭暄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写道:"《谁隐藏在故事背后》力图以通俗的语言阐述法律的精义,凝结着作者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思考,而且,作者用文学化的语言酣畅淋漓地将这些思

    2009年01期 v.24;No.122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古汉语称谓研究

    苏哲;

    <正>王琪著,中华书局2008年2月版黄金贵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介绍:"本书据古代宗法,立亲属称谓系统:按纵向从上而下分祖先—父母—父系—母系—夫妻妾—夫系—妻系—兄弟属—姐妹属—子女属—后代,共11类。每一

    2009年01期 v.24;No.122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由社会主义

    苏哲;

    <正>[意]卡洛·罗塞利著,陈高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1月版著者在该书《序言》中写道:"这本书写得仓促,存在一些主要的缺陷,缺少注释和参考书目。我被法西斯主义者驱逐到利巴里岛,在逃离这个岛之前的几个月中,我秘密地写作了这本书。因此,我

    2009年01期 v.24;No.122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

    苏哲;

    <正>[美]巴拉克·奥巴马著,罗选民、王璟、尹音译,罗选民校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著者在该书《序言》中写道:"这本书直接取材于竞选一路上的谈话。从与选民的对话中,我看到了美利坚民族的道德规范,我更加意识到,正是这些人的理想贯穿了美国历史,并不断鞭策着我们的

    2009年01期 v.24;No.122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蒙田

    苏哲;

    <正>[奥]斯蒂芬·茨威枚著,舒善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2月版为了能真正读懂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蒙田自由的和不受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被命运抛入到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最有裨益。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

    2009年01期 v.24;No.122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宪法行政法研究

  • 宪法司法化:审理部分媒体侵权诉讼的新思路

    王生智;

    我国实现宪法司法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实中,强大的媒体侵害处于劣势的公民的隐私权和表达自由权的情况屡屡出现。由于我国普通法律中对隐私权和表达自由权的规定不完善,有必要针对媒体侵害隐私权和表达自由权的诉讼实行宪法司法化,即援引宪法相关条款,结合普通法律的规定来审理这类案件。

    2009年01期 v.24;No.122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拘留的决定主体

    陈群;

    行政拘留的决定主体是行政拘留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拘留权力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两大法系国家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对有关"行政处罚"的不同理解和做法。我国行政拘留决定由公安机关作出的做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现实的需要。但这一做法也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问题,有必要加以修改和完善。可以仿效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通过立法将行政拘留的决定权授予法院。

    2009年01期 v.24;No.122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规避和化解高校债务

    张红;

    高校为完成国家下达的扩招计划纷纷扩建新校区,因向银行借贷欠下了巨额债务。高校要增强公共责任意识,提高贷款风险意识和还贷责任意识;高校要控制贷款规模,以适度负债缓解高校事业发展与经费短缺的矛盾;政府要依法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并从政策上帮助高校提高还贷能力。

    2009年01期 v.24;No.12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民商法研究

  • 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评述

    金眉;

    中国重视家庭价值的传统既是官方也是民间能够迅速接受国外反家庭暴力法律思想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中国建构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因素。正是这种传统使得中国反家庭暴力的制度建设与国外建立在社会性别和人权之上的反家庭暴力理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现行法律中表现为容易在家庭与个人之间抹煞个体利益。因此,在尊重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同时,如何消除社会中"支配妇女和儿童"的权力机制,实现个体在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平等,将是长期研究的课题。

    2009年01期 v.24;No.122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87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造血干细胞捐献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焦艳玲;田野;

    造血干细胞捐献本质上是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和第三人利益合同。造血干细胞捐献不单单是一种公益行为,它还会在多方当事人之间形成各种法律关系。志愿者尽管基于身体权可以撤销赠与,但由此造成患者的损害应由志愿者承担。我国应加快造血干细胞捐献方面的专门立法,通过法律对失衡的利益进行调整。

    2009年01期 v.24;No.12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3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法学理论研究

  • 范忠信迷津:从中国社会秩序构成原理角度看——解读范忠信教授“厦门讲演”

    魏敦友;

    范忠信教授在厦门大学所作的《中国司法传统与当代中国司法潜规则》的讲演,考察了中国司法传统的七大面相,并系统、全面、深刻、大胆地反思中国古代司法传统与当代中国司法现状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分析向我们呈现出中国司法的"七大面相"其实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迷津"。要走出"范忠信迷津",必须摆脱以西范中、以中附西、以西化中这样长时期宰制中国学人的思维框架,认真考察中国社会秩序构成的基本原理,应将"三统说"即道统、学统和政统放到中国社会秩序原理的基础上来思考并推进之。

    2009年01期 v.24;No.122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辩证理解

    刘建民;

    黑格尔提出"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一切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乃是在定在意义上对现实的肯定。这种静态的直观认识在于揭示国家生活诸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看,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有关说明阐述了对现实否定的一面,矛盾与恶的逻辑地位有待进一步理解。因此,要真正把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要旨需将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2009年01期 v.24;No.122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8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与伦理刑法的关系

    南杰·隆英强;

    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虽然带有藏族奴隶制社会等级森严的不公平特色和实体程序方面不完善的弊端,但它具有着藏族独特的伦理文化属性,对青藏高原的人伦关系和道德文化起着保护的作用。属于中国古代刑法的"伦理刑法"和属于藏族传统法文化的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制度具有重要的补充和指导作用。虽然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区别,但并非相互排斥的独立系统,而是客观地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渗透的关系。

    2009年01期 v.24;No.122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53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探寻刑罚个别化的正当根据

    贾冰一;

    刑罚个别化通过运用刑罚的方式,在公正的基础上,实现犯罪人预防,是建立在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这一客观根据之上的。秩序、人权、公正是刑罚个别化的法哲学根据。刑罚个别化的事实基础即在于意志自由的相对性和犯罪原因的多元性。

    2009年01期 v.24;No.122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法史研究

  • 秦汉地方吏治探微——以云梦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之《效律》为例

    刘玉华;

    秦简之《效律》和张家山汉简之《效律》类似于今天的行政监察法规中的国有财产审计法规,针对的是下级官吏,其中的处罚措施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处分。秦《效律》中相当部分条款针对官府财产管理,也能据以考核各级官吏的政绩,其中重视督促官吏的日常工作,对官吏失职的制裁措施是要求其承担赔偿或罚物等行政责任,并承担连带责任。张家山汉简的篇目和内容较云梦秦简丰富,户、兴两律出现,说明西汉法律在继承秦律的基础上形式增多,内容更加广泛。

    2009年01期 v.24;No.122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63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传》中的“刑”和“法”

    何博;

    《左传》中,"刑"字主要在广义的"刑罚"意义上使用,"法"字主要在"法度"的意义上使用,二者无直接联系,"法"即"刑"之说不能成立。"法"与"刑"相通的基础是都与"法度"、"礼则"之意相关。《左传》中"法"字和"刑"字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法"不是"刑",至少在战国初期以前,"法"是内含"正"义的,这种"正"指的是合于先王之道。

    2009年01期 v.24;No.122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礼治与法治: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治国思想之比较

    任晓兰;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仁爱、友善的德性意义,都主张中庸之道,但二人在治国模式上却衍生出了礼治和法治的不同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西方国家此后数千年国家治理模式的走向。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礼治与法治的分野的实质在于对权力的论证抑或是制约。

    2009年01期 v.24;No.122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6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犯罪学研究

  • 犯罪本质反思——兼论规范违反说之提倡

    张洪成;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社会危害性一直被视为犯罪的本质特征。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该提法展开了全面的反思和批判,社会危害性也在争议声中走过了十多年。应当说,对社会危害性的反思,是犯罪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但从整体上看,社会危害性并非无懈可击,在说明犯罪的实质方面,它必须借助于规范违反说才能得以说明。因此,直接将规范违反说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解决这一争议的最终出路。

    2009年01期 v.24;No.122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凉山彝族自治州女性毒品犯罪对策研究

    谢晶;

    近年来,"女性化"成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该地区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中最突出的特点。1997年至今,全州毒品犯罪案件中女性人数都多于男性。此问题的产生、日趋严重及解决难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法律对处于怀孕期、哺乳期妇女的保护,还在于该地区特殊的民族风俗、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及毒品贸易的巨大利润,必须从法律、行政、教育、民族传统、经济等多层面寻求对策。

    2009年01期 v.24;No.122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64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社会治安研究

  • 危险物品管理之定义

    郭瑶;李继红;黄超;

    危险物品的本质应是危害强度,其具有的杀伤、爆炸、燃烧、毒害、腐蚀、放射等能力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危险物品管理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源,应确立以"人"为危险物品管理的核心。公安机关应依法对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和销毁过程的从业人员进行控制、指导、监督、检查和处罚,以确保危险物品处于安全状态。

    2009年01期 v.24;No.122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92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当前黑恶势力犯罪特点及打防策略

    吴蕾;

    黑恶势力犯罪以谋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但正在向政治领域加快渗透,其规避打击的能力在增强,组织结构趋于严密,地域性特征也日益明显。目前打黑除恶习工作存在地方官员重视不够、相关法律不完备、社会管控漏洞多、破案打击难度大等问题。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坚持打早打小,综合治理,通过加大打击整治力度、严密市场监管、多部门齐抓共管等措施,强化打黑除恶工作。

    2009年01期 v.24;No.122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58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警事学研究

  • 警察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徐镇强;

    在组织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一种世界性潮流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警察专业化发展具有时代意义。从警察所面对的严峻社会治安形势、警察组织管理已有的经验教训、警察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角度看,推动警察专业化发展更显得必要。按照警察专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结合当前我国公安工作和警察队伍建设现状,当下迫切需要对我国警察在人员选用专业化、职权行使专业化、管理体制专业化、评价机制专业化、职业监督和惩戒制度专业化和文化氛围专业化等六个方面的专业化改造。同时,进行警察专业化发展应当抓住警察职业化改革的机遇,以规划性为前提,以建立学习型组织和提高警员素质为核心,以"制度管警"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制定的警察专业化发展方案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009年01期 v.24;No.122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44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警察制度的吸引力

    鞠丽华;

    警察制度吸引力是公安机关软警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制度吸引力就是警察制度得到社会公众认可及其吸引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安活动的能力。警察制度吸引力主要取决于制度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程度,具体体现在警察执法制度的说服力、警察社会管理制度的影响力、警察组织管理制度的吸引力等方面。当前提升警察制度吸引力应从健全警察执法制度,防止执法腐败、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供优质服务、完善警察组织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警队等方面努力。

    2009年01期 v.24;No.122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以来公安激励研究综述

    安瑛;

    公安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每个公安民警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如何调动和激发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有限的警力释放出无限的能量,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核心。2000年以来关于公安激励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都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对公安激励机制的构建所进行的研究直接影响了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但这一时期的研究,问题比较集中,简单重复较多,眼界不够开阔。

    2009年01期 v.24;No.122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55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侦查学研究

  • 论诱供、适度利诱与坦白从宽

    徐洋;

    我国法律禁止诱供,但适度利诱是侦讯谋略不可或缺的内容。区分诱供与适度利诱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运用坦白从宽政策。坦白从宽政策在司法实践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法律依据的缺失和侦查讯问机关职权限制,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保障坦白从宽政策的贯彻落实,使侦查讯问人员在讯问活动中把握更多主动权。

    2009年01期 v.24;No.122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51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利用租赁汽车实施犯罪案件之侦防

    朱志博;

    近年来,以租赁汽车为工具实施犯罪成为一种新兴的犯罪手段,租车盗窃、贩毒、抢劫等案件日趋增多。要有效打击利用租赁汽车实施犯罪,必须切实加强汽车租赁行业管理,需做好有关宣传工作。

    2009年01期 v.24;No.12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公安工作研究

  • 我国大部制背景下交通警察权限归属之重构

    张学文;邢捷;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交通运输部作为管理交通的主要职能部门,其下属的交通警察机构与公安部下属的交通警察机构在交通管理职能和权限上存在着交叉。在大部制背景下对二者的权限归属进行重构,厘清二个部门之间的交通警察权的权限归属,有利于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2009年01期 v.24;No.122 16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媒体监督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的功能

    周寅;

    公安机关应当充分理解媒体监督有益于重塑和谐警民关系,通过媒体和公安执法部门双方的共同努力,建立新闻媒体对公安执法监督的操作性制度,使媒体对公安执法权的监督有章可循;加强公安机关对媒体监督的引导,使社会舆论为公安工作服务,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构建正当的程序,为避免媒体干预公安执法提供程序性规定,让公众以看得见的公正了解公安执法过程,以修补警民关系,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提供有效的商谈空间。

    2009年01期 v.24;No.122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警事科技探索

  • 溺死尸体打捞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朱斌;顾路军;

    溺死尸体打捞工作一直是困扰死者家属、公安部门的难题。可通过设计寻找水下尸体及物证的"水下搜寻器"Ⅰ型、Ⅱ型及搬运漂浮尸体的"充气式尸体承载器",帮助相关组织和部门更好地进行打捞工作。

    2009年01期 v.24;No.122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纤维比对分析新思路

    杨帅;马力;蔡锡兰;

    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色和黑色纤维的红外光图谱进行分析,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FTIR-ATR)检测技术以及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处理方法,对刑事案件现场发现的微量纤维种属检验研究,以正确判断现场的纤维检材来自犯罪嫌疑人还是受害人,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缩小侦查范围,准确及时破案提供科学依据。

    2009年01期 v.24;No.122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警事教育研究

  • 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周朝英;毕良珍;刘艳芳;朱秋蓉;

    警察院校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三方面的心理状况既有警察的特点,又有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并受其性别、年级、地区、专业的影响。调查显示:男女生因竞争激励源不同而心理状况不同,男生学习态度不如女生,女生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不如男生;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好于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强于低年级学生;苏北地区学生学习态度最好,苏中地区的学生工作态度最积极,苏南地区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不同专业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心理状况只有细微差别,技术专业好于管理专业。

    2009年01期 v.24;No.122 186-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公安院校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特色化建设研究

    张亮;

    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特色化建设对培养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网络警察有重要意义。实施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特色化建设,以公安部门需求为导向,以实战为目的,以学科建设为主,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教书育人为根本,面向公安实战,贴近公安实际,特别是通过确定可行的培养目标,构建高标准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训学研"有机结合等,从而培养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网络警察",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公安教育的高要求,是"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的具体体现。

    2009年01期 v.24;No.122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警察合同战术训练内容和要点

    林通;

    警察合同战术训练旨在让各级受训人员通晓合同战术理论原则,熟练掌握组织指挥和实施警察合同战斗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演习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警察联合作战水平。警察合同战术训练主要有首长训练、指挥机关训练、联合指挥训练和警种协作训练等四方面内容,掌握其训练要点,能有效提高警察合同战术训练的质量。

    2009年01期 v.24;No.122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是江苏警官学院主办的一份法学和警学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704/Z,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1020,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09年01期 v.24;No.122 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