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辉;李军;
在刑事立法传统和刑事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仍存在审判管辖异议制度的盲区。然而,文强案、李庄案的审判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并不缺乏审判管辖异议制度成长的土壤,亟需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审判管辖权异议制度。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确立,应合理地界定刑事诉讼管辖权的主体、方式、期间、裁决、后果等方面的问题,使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规定具有既保护报告人的人权、又确保刑事诉讼的正确实施。
2010年05期 v.25;No.132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55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邓小俊;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认定盗窃罪的既遂未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判断。其中,实施盗窃的场所、时间、盗窃的对象、盗窃主体的身份、盗窃行为的手段等都可能影响到既遂未遂的标准划分。同时,对于"数额较大",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只有行为人主观上企图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客观上可能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盗窃未遂。
2010年05期 v.25;No.132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57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廖北海;
间接正犯概念的缘起致使间接正犯最初以直接行为人为非故意犯罪为限。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对间接正犯本质和类型的阐释,印证了间接正犯由替补者到独立地位的变迁,使得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扩张至直接行为人为故意犯罪的情况。
2010年05期 v.25;No.132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傅跃建;胡晓景;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要从构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特征、经济特征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即本质特征时,应注意把握对行业、区域、控制程度的理解。
2010年05期 v.25;No.132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杰;
透明国际组织提出的国家廉政体系由系列制度支柱组成,每一支柱都有核心规则予以支撑。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明显受到国家廉政体系的影响。惩防腐败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反腐败更加注重系统性的制度构建。借鉴廉政体系的合理因素,中国惩防腐败体系亟需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预算的监督作用,强化审计机关的独特作用,强化媒体监督的有效性,发挥民营经济部门和公民社会在反腐败中的作用。
2010年05期 v.25;No.132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61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苏胜利;王亚男;
李可博士新著《权利·权威与公正》以实证调研材料为分析对象,运用法社会学和法规范学的方法展开研究。该书对被征地农民、用地单位、征地部门的行为进行微观分析,探寻其中的规律特征,认为当下农民土地权益难以保障的困境根源在于土地权利体系的缺失,因而应通过设立耕作权及土地权利体系完善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该种思路难免存在诸多问题。李可博士提出的"菲尔图"对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10年05期 v.25;No.13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红美;沈北斌;
非诉行政执行是人民法院根据行政机关的申请,依法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行政强制执行。事实上,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程序并无实质上的约束力而流于形式,从而放纵了行政权力的扩张,甚至使有限的司法权成为执行行政权的工具,其结果不仅是漠视和剥夺了行政相对人正当权益、损害了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目的,而且还削弱了司法权威。为此应当在行政强制执行理论范畴中对非诉行政执行制度进行深度研究并结合司法权与行政权的配置等要素,将非诉行政执行与行政强制执行从制度上重新整合,突破理论上的瓶颈和掣肘,完善法律救济渠道,在正当程序法律分析的基础上对行政强制执行予以法律控制,全面实现行政法制现代化。
2010年05期 v.25;No.132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雷铭;常伟;
大学生村官热与国家发展战略、农村客观实际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关。选派大学生村官主要存在学非所用、理想与现实反差大、难以融入农村社会、与相关政策法规冲突以及相关措施不配套等问题。这既与我国高等教育有关,也有政策设计层面以及操作层面的原因。对此,可推出大学生村官双学位项目,重视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适当为大学生村官减压并改进具体操作实施措施。
2010年05期 v.25;No.13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方玉;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走向了政府推进型的法治路径。在政府主导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政府推进型法治路径存在内在的悖论,如权力无法约束、构建的法治意图与社会脱节、法治主体与意识缺失等。政府推进型法治路径的内在悖论的消解只能从政府之外的领域寻找力量,应培养市民社会的力量、形成多元利益格局、加强构建理性与社会演进的沟通,最终实现法治重心向社会的转移,回归社会演进的法治路径。
2010年05期 v.25;No.132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3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薄振峰;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而得出的执法机关的根本活动原则和方向,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在借鉴历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发展和实践了执法为民思想。执法为民正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体现,执法为民解决了为谁执法、怎样执法这个根本问题,保证了执法人员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010年05期 v.25;No.132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49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大生;
周明生先生曾长期担任江苏省委党校的科研处长和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为该校的科研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他提出的"教学立校,科研兴校"和"科研是第一教学力"的观念,曾被确立为该校业务工作的基本理念,对该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相信,其获奖著作中的不规范引注的学术行为并非出于周先生的初衷,而是由于长期以来"抄袭有理,剽窃无罪"的社会环境使然;相信周明生先生能够改正错误并为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05期 v.25;No.132 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宝义;
与男性犯罪相比,女性的犯罪年龄和整体的文化程度偏高,犯罪人中离婚、再婚现象较为严重,经济生活状况相对贫困,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女性犯罪多发生在熟人之间,被害人的行为过错是导致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女性犯罪受情境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报复性,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为主。
2010年05期 v.25;No.13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53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琪;陈晓娟;何卫卫;
个体反社会性犯罪是我国近年来频发的一种个体仇视、报复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的恶性犯罪,具有犯罪成员的个体性和低层次性、犯罪起因的简单性和多样性、犯罪目的的报复性、犯罪手段的极端性、犯罪侵害对象的不确定性及犯罪后果的恐怖性等特点。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是该类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弱势群体为该类犯罪提供了主体条件,人格缺陷是该类犯罪产生的心理原因,社会安全防范体系中的漏洞为该类犯罪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新时期我国个体反社会性犯罪,应建构由社会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构成的宏观预防与由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和个体预防构成的微观预防相结合的综合犯罪预防体系。
2010年05期 v.25;No.132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亮;
"精英犯罪"是指被社会视为"精英"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部分办事人员利用职业便利所从事的犯罪行为。"精英"本身掌握一定的财富、权力和声望,因而容易产生与周围人群比较的心理。当某些利益他们以为本该得到而没有得到,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从事谋取财富、权力和声望利益的犯罪行为。防控"精英犯罪",应该倡导公平理念和落实公平制度,消解其相对剥夺感。
2010年05期 v.25;No.132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42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陆晓;
苏州市公安局从创意产业效应中得到启发,将其吸收消化并成功嫁接到警务运动,在全国公安机关范围内率先倡导"创意警务"。创意警务是对警务在新的认知基础上的改进和警务质量新的提升,警务测评体系的优化和改进以及警务质量管理和作风效能建设是创意警务的重点方面。同时,应注重创意警务的生态建设,把握创意警务发展的关键要素,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意警务评价标准。
2010年05期 v.25;No.132 12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乐乐;
人性尊严是现代宪政理念的价值内核。警察权力是国家行政权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警务活动时依法采取权威性措施和手段的权力,体现着公共行政权力。警察权力的行使极其容易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安机关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警察权力的行使不能背离人性尊严保障的核心价值追求。警察权力究其内容与精神,应当以保障人性尊严为主轴,其手段与目的之间仍然是以具有暴力性质的强制性措施为必然。是以,民主法治国家中警察权力的运行,应当受到一定的规范与检验,以彰显保障人性尊严的宪法意旨。
2010年05期 v.25;No.132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薛向君;
英美警察学者多年来采用参与者的直接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对数据和卷宗进行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围绕警察职业特点,对警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普遍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及这些心理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试图找出更为科学的警察培训及管理方法,其研究成果深化了人们对警察职业和警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丰富了警察科学的内容,影响极为深远。
2010年05期 v.25;No.132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64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阳;
"人肉搜索"是信息时代产生的社会现象,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潜力巨大。公安部门大胆地在公安工作中运用"人肉搜索",是公安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中运用"人肉搜索"要力求科学、合理、有效,遵循平等原则、保护合法权益原则、保密原则和规范化、法律化原则,最大程度地减少"人肉搜索"的负面影响,以有效发挥"人肉搜索"的公共效益。
2010年05期 v.25;No.132 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国强;
刑事执法做到规范、公正、公平,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在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活动中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其中突出表现在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司法独立得不到完全保障、执法权力制衡机制不健全和民警的身心保障不力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影响刑事执法质量和执法规范化的推进,不利于搞好社会安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公安工作的发展。
2010年05期 v.25;No.132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薛殿杰;钱琳琳;
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但一些地区的公安部门对视频监控系统只注重硬件设备上的建设,而忽视系统人员素质的提高。加之目前国家和地方对此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公安系统内部制度的缺失等因素,使得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工作中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鉴于此,提高公安机关监控系统工作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010年05期 v.25;No.132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居伦;陈家燚;
社区警务与我国公安工作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三项建设"工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应立足社区以提供全方位的警务服务为先导,着力提高社区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规范社区民警执法理念、改善与密切警民关系,实现警民携手、并肩合作,共同治理社区秩序问题。
2010年05期 v.25;No.132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秀林;
世博会等大型安保中都出现了警院学员的身影。警院学员参加这类大型安保工作会出现因生活规律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工作环境陌生、难出成果等因素而导致的情绪、情感的变化。对参加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的学员的管理要适应变化,通过制度的变革、思想的教育、观念的引导、业务的培训、活动的开展、文化的熏陶,多措施并举,激发学员昂扬的斗志,从而确保参加大型安保活动学员的战斗力。
2010年05期 v.25;No.132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