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59392

公安创新论坛

法学研究

  • 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实践观察及反思——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例

    黑静洁;

    明确性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然而,立法中大量存在着不明确的因素。通过对334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案例进行实证观察,发现由于立法的不明确,法官或者篡改了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或者有意识地借助不明确的立法来规避司法风险。无论何者,都是对法治系统的破坏。因此,构建合理的刑法明确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借以完善刑事立法,在此基础上引入判例制度可能是最优的选择。

    2015年03期 v.30;No.160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7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量刑规范化背景下的量刑效果评估

    张启飞;刘胜超;

    我国自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以来,一直将一"数"五"率"作为评估量刑规范化效果的风向标,这一风向标是否能有效地反映量刑效果的好坏仍有待考量。在目前司法体制中,将量刑效果评估进行绩效化处理,容易造成司法潜规则的盛行,偏离刑罚的目的。量刑效果的评估应当回到量刑本身,即以量刑公正和量刑效率为中心。好的量刑评估机制的构建,必须具备量刑监督制度、判决的量刑说理等相关配套措施。量刑效果评估不仅需要评估方法多元化,而且应做到评估的多方互动。

    2015年03期 v.30;No.160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被侵权人自杀的法律规制——基于中国、西班牙立法与司法的比较

    杨天红;

    关于被侵权人自杀的法律规制,在西班牙,刑法明确规定了教唆自杀罪,保险法也规定了可予理赔的自杀行为。虽然《西班牙民法典》未作出明确规定,但在作为规制特殊侵权责任的劳动法、社会保障法中,就工伤事故中受害人自杀的,规定了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民事司法实践也通过特殊监管义务制度、因果关系推定制度和共同过失制度解决侵权行为致人自杀时的责任分配。我国部分立法就自杀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司法实践通过一些案例做出积极探索。比较中国、西班牙就被侵权人自杀在立法与司法上的规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问题所在,妥善解决该类纠纷。

    2015年03期 v.30;No.160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行政法院热的冷思考

    朱学磊;

    围绕行政审判体制改革,设立行政法院的呼声异常响亮。支持者认为行政法院的设立可以解决我国行政审判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实际上,独立性是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法院内部去除行政化,在外部保证各级法院摆脱地方政府的控制。除此之外,要将行政审判体制改革放到我国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统筹考虑。在改革付诸实践之前,需要对行政法院的制度定位、制度成本及其在我国的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考察,不可将设立行政法院当做解决行政审判体制诸多问题的万能钥匙。

    2015年03期 v.30;No.160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西兰加入与实施OPCAT情况评析及其启示

    冯喜恒;

    新西兰是联合国《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任择议定书》(OPCAT)签署国中实施公约较为成功的典范之一,其国家预防酷刑机构(NPM)体系的设置主要体现为中央协调机构领导下的多部门分工协作模式;工作报告是反映NPM羁押场所巡查工作及相关活动的主要形式。借鉴新西兰的经验,我国在准备加入OPCAT的过程中,应建立起较为独立的巡视机构体系,科学设置巡视程序与配套制度,并通过宣传引起社会关注。

    2015年03期 v.30;No.160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然保护区立法的新思维

    谷溪;王会;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目前存在部门利益难以均衡,对现行保护区规范不够,缺乏科学的分类分区管理体系等问题。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立法,可根据自然类型区域单行立法,形成法律体系,以此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确定自然保护区管理原则为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结合,强化管理机构,垂直管理;细化保护区规划制度,加强其法律约束力;建立保护区特许经营制度;明确社区共管、推进土地管理和公众参与管理;将保护区资金使用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

    2015年03期 v.30;No.16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犯罪学研究

  • 诉讼诈骗定性若干问题新探

    张熙;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民事诉讼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诉讼诈骗案件日益增多,但理论和实践中对该类行为的定性存在多种不同观点。对于这种侵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民事审判秩序及司法公信力的行为,应确认构成刑事犯罪,但并非一律只构成诈骗罪,而应当具体情形具体分析,严格依照刑法相关规定定罪处罚,以维护公私财产所有权、司法公正和权威。

    2015年03期 v.30;No.16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诈骗财产性利益犯罪完成形态研究——以借据作为诈骗对象为例

    刘辰远;

    诈骗罪的犯罪对象应当包括财物和财产性利益,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当财产利益作为诈骗罪对象时如何正确判断犯罪既遂。从损失说角度出发,当诈骗犯罪的对象为财产性利益,行为人直接占有财物与被害人受到财产损失之间存在时间差时,诈骗既遂的时间应当是被害人受到损失之时。

    2015年03期 v.30;No.160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侦查学研究

  • 论我国腐败犯罪的侦查管辖

    彭新林;

    腐败犯罪侦查管辖是否明确、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惩治腐败工作的成效。我国腐败犯罪侦查管辖存在管辖权外部分割现象严重,公安检察管辖互涉案件规定不科学,地域管辖规定不合理,级别管辖规定不明确,指定管辖自由裁量权过大和犯罪嫌疑人管辖异议权缺失等问题。应着力完善我国腐败犯罪的侦查管辖体制,包括:遵循法定程序,明确各自职责,妥善解决腐败犯罪侦查管辖权的外部分割问题;公安检察管辖互涉案件以及腐败犯罪的牵连案件,统一归检察机关管辖;以犯罪地为标准,重构腐败犯罪侦查地域管辖;明确腐败犯罪侦查级别管辖的内容;完善和规范腐败犯罪侦查指定管辖制度;确立犯罪嫌疑人对腐败犯罪侦查管辖的异议制度。

    2015年03期 v.30;No.160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刑事错案纠正难问题研究——基于34件刑事错案纠正历程的思考

    李永航;

    在我国,刑事错案纠正难的现象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刑事错案的发现和纠正具有偶然性和被动型,刑事申诉成本高,再审程序启动难等方面。刑事错案纠正机制的设计不合理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没有中立的刑事错案发现机构、刑事再审启动的条件设置过高等。重构我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应当成立中立的刑事错案发现机构,完善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条件,成立专门的刑事再审机构,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摒弃"申诉不减刑"的错误观念。

    2015年03期 v.30;No.160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治安学研究

  • 近十年中国公民海外遭绑架形势及原因分析

    牛家玮;

    一国公民在本国领域外遭绑架属于涉外刑事案件的一种,涉外性因素加重了此类案件的处置难度,尤其是当中由恐怖组织或反政府武装实施的绑架犯罪还兼具政治敏感、国际关注、影响恶劣等特点。公民海外遭绑架成为近几年中国公民海外权益受侵的突出形式之一,其原因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预防和处置公民海外遭绑架案件成为我国外交、公安等部门加强中国公民海外权益保护的重点工作。

    2015年03期 v.30;No.160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有组织抗争治安治理情报信息工作

    单玲;

    有组织抗争治安治理情报信息工作应强化情报信息意识,提升掌控源头信息能力;沟通互动,建立起与传播媒介的良性互动信任关系;善于治理,勇于担当,及时汇报信息;培育强化能力,认识把握信息传播发展规律。

    2015年03期 v.30;No.16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公安管理研究

  • “驾考”改革中的法治内涵——由“驾照自学直考”方案出发

    毛俊彪;

    我国驾考实践中的典型事例揭示出相关变革的直接动力源自于社会需求与国家制度供给之间的落差。必须严格区分作为行政许可的驾驶执照颁发以及驾驶学习中危险控制的不同要求,而两者都只能在国家出于公共利益所承担的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的不同任务中而获得其正当性基础。作为制度改革"发动机"的公民权利保障观念,应被细化为对公民行为自由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认识。

    2015年03期 v.30;No.160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非传统安全语境下警务治理能力提升

    王光森;

    在非传统安全语境中,安全观所关注的不仅行为体主体多元化,而且行为客体也更加多元化。应对当今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基于警察的维度考量,提升警务治理能力至关重要。而提升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和科学应用安全治理、零容忍、先发制人策略以及着力改革警察管理体制,提高警察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着力推进警察专业化建设,提高警察专业化水平;着力破除开展警务合作的制度梗阻,为警务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015年03期 v.30;No.16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警察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陆晓;陆韧;刘亚民;

    面对与日俱增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警察公共服务的职能内容以及作用方式、衡量标准需要得到廓清,从概念、服务理念、机制内容、服务质量、综合协调、警民协同、提升能力诸方面改进完善,明晰其固有的原则和界限,防止职能滥用和泛化,以优质的警察公共服务回应民众的新期待。

    2015年03期 v.30;No.160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公安教育研究

  • 从公安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看公安学研究发展态势

    纪蔚蔚;

    分析《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引文数据,可以揭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公安期刊文献的借鉴和吸收情况,反映出公安期刊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的学术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对公安学研究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定量评判,从而形成对公安期刊在促进公安学研究中重要作用的客观评价,推动公安学研究困境的破解。

    2015年03期 v.30;No.160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人权纳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依据

    黄生鹏;

    人权纳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既体现党和国家的价值理念,又合乎宪法基本人权原则的要求;既反映现代警察的共同价值诉求,又传承我国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既全面体现公安机关职能,又切合公安工作实践要求;既涵盖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价值观的共性,又凸显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个性,具有充分的依据和重要的意义。

    2015年03期 v.30;No.160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民国时期外事警察制度及其影响

    李可;张丽萍;

    民国肇建以来,政府正式设置了外事警察,开始专门管理负责外国人事务,随后陆续颁行的一系列法令则不断丰富完善了外事警察制度。这一时期,外事警察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他们在涉外警务领域规范了政府办理外国人事务的流程,为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

    2015年03期 v.30;No.160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袁海霞;

    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是公安教育的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创新警务化管理,包括思想政治、纪律作风、一日生活等方面工作,涉及到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思维方法等诸多领域。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目的是从服务实战出发,打造一支经得起实战检验的预备警官队伍。

    2015年03期 v.30;No.160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公安技术研究

  • 国外欺骗识别培训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吴小勇;凤四海;孙华程;

    本文在介绍了Reid技术、Shaw、Porter和ten Brinke等人的培训技术、欺骗表现的评估标准技术和Agent 99培训技术等几种当前典型的欺骗识别培训技术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欺骗识别培训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它们在培训内容、实施环节以及效果测量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研究应以集成各类技术的优点,提升培训的效度和实现引进转化为主要方向。

    2015年03期 v.30;No.160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Web电子取证

    聂明辉;

    本文以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我国网络犯罪逐年递增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提出当前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网络犯罪的重点是Web犯罪,而研究Web电子取证则是我国公安工作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界定了Web电子取证的基本概念,探讨了Web电子取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还详细分析了Web电子取证对于我国当前公安工作的现实意义。

    2015年03期 v.30;No.160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外警研究

  • 境外警察机构的设置及启示

    赵旭辉;

    国(境)外警察在机构设置上具有组织法定、分类管理、机构精简、因地制宜的共同特征。我国公安机关对精简机构有过积极探索,但内设机构仍然过多过杂。对此,可以借鉴国(境)外警察机构的经验做法,立足国情警情,通过修改《人民警察法》及其配套制度,确保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在全面、科学、系统的法治轨道上运行。同时,应当根据工作性质、任务和特点的不同,积极整合各级公安机关的内设机构,因地制宜,实行分类管理,从而促进工作效能的有效提升。机构的设置应当与事权划分、编制管理、职业保障等统筹起来,通盘考虑,确保机构、人员的责、权、利相统一。

    2015年03期 v.30;No.160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美国警察预防式反腐中的职业操守建设举措

    高扬;

    美国警察反腐败措施包括惩罚性措施和预防性措施两类。近20年来,美国警学界反腐败研究重点已从严惩个别"坏苹果"转移到预防式反腐。以职业操守建设为核心的预防式反腐是有效根治警察腐败的重要途径,其通过有效地整合利用警员招募、教育培训、早期干预体系、内外监督等环节,来提升警察职业操守,强化警察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使警员对腐败行为产生自我防御、自我检查、自我约束和内部监督能力,使警员不想腐败、不敢腐败和不能腐败。

    2015年03期 v.30;No.160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热点关注

  • 江苏昆山“8·2”爆炸事故的警示

    卜全民;

    <正>2014年8月2日7时10分,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荣公司")拋光二车间启动除尘风机,开始作业。7时33分,1号除尘器冒起一股白色烟雾;7时35分,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事故。该事故造成97人死亡、1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国务院事故调查报告明确认定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

    2015年03期 v.30;No.16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