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61376

公安创新论坛

  • 论打造“公安铁军”的深刻意义和实现路径——基于徐州市公安机关的探索实践

    陈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公安机关重大而光荣的使命。同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安队伍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打造"公安铁军"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大力传承弘扬"铁心向党、铁志守纪、铁肩担当、铁胆勇为"的徐州"公安铁军"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民警进一步提升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思想境界,始终保持公安队伍不竭的战斗力,真正树立起人民公安的良好形象。

    2015年04期 v.30;No.16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我国刑法学论域中的米歇尔·福柯话语——国内法学场域中的福柯印象之一

    胡长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米歇尔〃福柯学说资源的引介在我国刑事法学研究中发生了一些积极的理论效应,如关于刑事司法理性与历史的非进步性、刑罚权力的非中心化和多元性等方面的新思考。研究者对福柯思想的评价,有赞同,也有异议。及至当前对福柯影响的评估中,既有研究方法、基础概念如权力、法律等的探索与更新,也存在着误读等一些失措处。

    2015年04期 v.30;No.161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反律法主义命题下的证据问题思考——以DNA证据规则的完善为例

    赖继;

    反律法主义命题的阐释源自边沁对证据法的衡量与评价。基于对普遍认知能力的依赖以及对还原事实的逻辑推理认定,边沁在审判方面强调事实认定重要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对证明自然体系的偏好。反律法主义命题最终走向了放轻证据规则、偏重证明程序的矛盾对立面。以DNA证据为例,当DNA证据所指向、确认的事实出现时,是否仍然需要对该类证据规则进行严格限定。借助证据规则的理性完善主义对现行DNA证据规则进行补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回到了反律法主义追求事实正义的目标之中。

    2015年04期 v.30;No.161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典型案例看非典型的数罪并罚

    张恺;王登辉;

    符合数罪并罚条件而未并罚的,审理后案的法院应当予以数罪并罚加以补救,此即非典型的数罪并罚。A罪判决宣告以前发现其犯B罪没有判决,对B罪宣告判决时无论A罪刑罚是否执行完毕,根据我国《刑法》第69条、第70条,均应当数罪并罚。

    2015年04期 v.30;No.161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恢复性司法:一种理念、制度与技术

    王鹏飞;

    恢复性司法的性质应当从理念、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来探讨,缺一则不完全。目前恢复性司法尚属一种实践运动,未形成普遍性的共同遵守的制度,也未得到我国法律的确认。恢复性司法是对传统刑事司法的颠覆和飞跃,将成为全球刑事司法的新趋势。

    2015年04期 v.30;No.16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刑事法对监狱行刑的影响及回应

    张东平;

    刑法修正案(八)对刑罚体系的调整直接改变了监狱押犯的构成。随着重刑犯、长期犯的比例增加,行刑监管难度不断攀升。针对"1+8"类罪犯改造的突出矛盾,监狱应细化分类、分级处遇制度。余刑三个月以上的短期犯送监执行以及老病犯的逐渐沉积,亦对短期自由刑改革与行刑社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提升罪犯减刑、假释率之余,还应建立由监禁刑过渡到非监禁刑的行刑阶梯,从而使监狱行刑与社区矫正之间衔接贯通,保持必要的刑罚张力。

    2015年04期 v.30;No.161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反腐新常态下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

    郑旭江;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需要注意修改条文和刑法原则的一致性以及新罪名的及时确定性。在贪污受贿罪数额和情节并重模式中要考虑情节犯理论影响下的四大因素。加大惩处行贿罪的同时要避免在受贿罪从宽情节方面对刑法总则的违反,建议去掉减少损害后果这一法定从宽情节;行贿罪需要参照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设立数额标准,但不应舍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方面要件。我国应在立法上将贿赂犯罪标的范围从财物扩展到财产性利益,增设外国公职人员和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刑法修正案本身的反思则不应局限于如何组合现有的修改方式,而应放眼整个刑事法领域的维度,推行经济犯罪(刑事)立法一体化的研究和落实。

    2015年04期 v.30;No.161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犯罪学研究

  • 开设地面赌场罪与聚众型赌博之区分

    赵天水;

    开设地面赌场罪与聚众型赌博罪之间的区别在于赌场与赌博场所的不同。赌场有赌博场所本身不具有的自动吸引性、持续性和控制性特征,这三点特征既是划分赌场与赌博场所差异的关键,也是认定开设地面赌场行为是否构罪的核心。开设地面赌场行为是否构罪并不需要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营利的目的;赌场的经营不需要具有固定性特征;《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不能适用于开设地面赌场罪。

    2015年04期 v.30;No.161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对严刑打拐的理性反思与隐忧表达

    崔志伟;

    "贩卖儿童处死刑"其中折射出的是民粹主义、刑法万能与严刑峻罚,而这正是妨害法治建设的意识形态层面的症结所在。刑法决非规制拐卖犯罪的万灵药,更需觅求其他解决问题之道,改进收养制度更是势在必行。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司法上,我国打击拐卖犯罪一味强调重刑化并不利于犯罪预防与法治国的人权保障。建设法治中国的当下,民众敬法、畏法的规范意识以及于己于人的权利意识亟待培养。

    2015年04期 v.30;No.161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侦查学研究

  • 论“审判中心主义”建构下的侦查应对

    黄政钢;

    "审判中心主义"诉讼制度的确立,必然会对侦查工作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公安侦查部门必须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新常态的挑战,转变观念,理解、接受、掌握"审判中心主义"思想,摈弃侦破工作中存在的旧习,积极适应"审判中心主义"的各种设计,并在其指导下努力实现侦查能力的实质性提升,最终确立以"打赢诉讼"为目标的全新侦查价值。同时,通过法院、法官对审判权的行使塑造侦查品质,构建侦查文明。

    2015年04期 v.30;No.161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反向规制:审判中心主义下的诱惑侦查目的论

    严义挺;

    关于诱惑侦查的规制问题,理论上一般遵循为诱惑侦查行为设置严格的适用条件,以此来防止侦查权滥用的研究模式,缺乏从制度目的着手进行研究的路径,而后者可以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对诱惑侦查的内涵和制度正当性进行考量、对其特殊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通过诱惑侦查的目的来规制这种侦查行为的研究方法,将诱惑侦查视为刑事诉讼制度的子系统之一,进而去理解和运用这项特殊的侦查制度,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从诉讼整体角度看,诱惑侦查目的包括收集证据、保证证据资格以及提高证据证明力、证明法律事实这三个主要构成要素。

    2015年04期 v.30;No.161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治安学研究

  • 治安处罚当事人申请回避权保障之探析

    杨世昌;

    回避制度因蕴含程序公正的价值属性成为实现执法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我国治安处罚程序中回避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结构性的缺陷明显,阻滞执法目的实现,极易导致侵害当事人权利。通过完善回避制度对公安执法优先权予以合理控制,对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关系的不对等予以平衡,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公安机关滥权执法,实现公平正义。完善立法、规范执法、拓展救济和律师介入等方式是切实提高保障当事人申请回避权效能的有效路径。

    2015年04期 v.30;No.16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生态恐怖主义”与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之比较

    王林;

    "生态恐怖主义"正成为美国国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把环保激进组织的环保激进行为认定为生态恐怖主义,不具有合理性。我国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处理我国具有本地性、自发性、伴发一定暴力行为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不能照搬美国的生态恐怖主义处理方式。应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与民众沟通,避免和处理受情绪诱导产生风险认识所引起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2015年04期 v.30;No.161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公安管理研究

  • 关于江苏省大丰市刑事案件连续下降的调查报告及样本意义

    吴志鑫;

    近年来,江苏省大丰市刑事发案连续下降,经调查研究,这一现象系多种原因形成:内在因素包括防范打击、治安管控、平安创建等;外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固有民风等。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发案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绝不是一成不变,公安机关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扎实抓好打、防、管、控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

    2015年04期 v.30;No.161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限制出境问题的思考

    周菊兰;

    本文就限制出境措施的性质、实施的理据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在该措施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公民的出境自由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公安行政管理与服务关系错位、中央事权被分散,进而提出应该把公民的出境权写入宪法、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强化出入境管理的中央事权性质。

    2015年04期 v.30;No.161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警察健身与警务训练孰重孰轻之辨

    王海源;

    在现代警务研究中,警察健身与警务训练究竟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说辞不一或难以说得清楚。从广义上讲,警察健身具有社会属性,是一种人体基础活动和自觉行动,主要以维护警察健康为目的,追求的是警察人生完美的生活目标;从狭义角度说,警务训练具有职业属性,是一种提升战斗力的强化手段和训练模式,主要以磨砺警察实战能力为目标,追求的是警察生涯完美的工作目标。两者彼此难分轻重,也难以权衡取舍,相互兼顾则会使警察终身受益。

    2015年04期 v.30;No.161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公安教育研究

  • 模块化教学法在警察法学中的语义及其运用

    缪文升;

    警察法学模块化教学是针对警察法学专业学生所应掌握的警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以重构的与警察实战要求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块为载体,综合运用模型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开展的教学过程。本文通过解读警察法学模块化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全面梳理了警察法学课程的模块"方阵",概括了主题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模块教学辅助范式。

    2015年04期 v.30;No.161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功能、特征和建构

    马前进;

    在讯问、询问、辩论等侦查言语交际中,不仅要考察语言表达式的抽象意义即其通常情形下的内涵和外延,还得考察其具体意义和社会意义。这就需要考察其使用环境、语言的使用者及其对语言表达式意义的影响等因素。这些影响语言表达式意义的因素就是语境。在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承担着多方面的、不可或缺的认知功能,并因而呈现出动态性、主体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为了正确认识和应用语境,还必须把握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类型,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科学的建构。

    2015年04期 v.30;No.161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公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与课堂教学优化

    倪超;

    公安院校的政治性和纪律性要求对学生心理和课堂教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强序管理"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区队建制强化了群体的"模仿"和"非正式结构",在课堂上表现为少数服从多数的"沉默螺旋",离不开多媒体和网络的"媒介依赖症"以及"读图时代"下的知识浅层化。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非智力因素"等方法消除课堂教学阻碍,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化。

    2015年04期 v.30;No.161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公安技术研究

  • 食品中肉类成分的法医学种属鉴别方法

    辛彩蕊;

    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往往还会对相关行业和国家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目前,肉类食品的掺假、造假现象成为食品安全中突出问题,对食品中肉类成分的种属鉴别也成为法医的一项常规工作。为此,本文对食品中肉类成分的种属鉴别方法进行了综述。

    2015年04期 v.30;No.16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刘思雨;

    目前,电子数据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仍面临诸如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取证环节立法滞后、质证环节缺少对抗、认证环节标准不一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建议及时出台全国统一的电子数据取证行业标准并建立专业的电子数据取证机构,充分运用专家辅助人制度对电子数据进行质证,制定统一的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证据规则,从而在法律规范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2015年04期 v.30;No.161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警史研究

  • 西周道路交通设施及礼仪规范探析

    马洪根;

    西周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幅射,主要干线可直达各诸侯王国,相应设施配套齐全,车辆制造技术也较为发达。在管理方面,不仅建有专职管理队伍,而且等级分明,规范齐全,为西周王室实施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5年04期 v.30;No.16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警察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东仿西效”及其启示

    施峥;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警察教育沐欧风美雨而生。从清末对日本模式的单一移植和模仿,到北京政府时期欧洲模式的导入,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美国经验的学习,中国近代警察教育始终保持了对外国经验的高度崇拜。对西方警察教育经验借鉴有余而本土化不足的历史局限,是制约中国近代警察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2015年04期 v.30;No.161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热点关注

  • 黑龙江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的启示

    王驰;

    <正>2015年5月2日,带着母亲和三个未成年孩子欲乘火车出行的黑龙江绥化市安庆县农民徐纯合,在火车站无辜阻碍其他旅客进站,殴打执勤民警,抢夺民警警棍,并将自己的女儿举起抛向民警,在民警掏枪后无视警告,攻击持枪民警。民警为防止其进一步危害其他人安全以及保护自身安全,依法开枪将徐击中。

    2015年04期 v.30;No.161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4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苏警官学院学科建设巡礼——治安学方向

    <正>我院治安学创办于1980年(时称治安管理),是全国全日制公安高等教育中设立最早的学科。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学院党委的重视、关心、支持下,通过多年建设,已成为我院的主干学科和重点建设的专业。治安学专业2008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苏高教〔2008〕32号);2009年被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

    2015年04期 v.30;No.16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