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卧杰;
治理网络公共空间面临保护言论自由和规制网络失范行为的双重任务。基于自由与秩序的原理和平衡论思想与理论的指导,要达成治理网络公共空间的目标、实现网络社会法治化,就必须突破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与行动逻辑;努力实现规制网络失范行为与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衡平,达成网络共识,是实现网络社会法治化治理目标的一种进路选择。
2015年06期 v.30;No.163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蒋鹏飞;
学术界对刑事司法行为存在着混淆法律评价与法律处遇的现象。对于欺骗性取证、引诱性取证等有着"相对之恶"的司法行为,这种混淆容易使人们依据司法实践中对这类行为的现实容许而反推其合法性,从而质疑刑事诉讼法第50条的效力。应当在逻辑上严格区分法律评价与法律处遇,同时将程序性制裁只是作为法律处遇可用的手段之一。法律评价与法律处遇两分论有着更强的解释现实的能力,可以为妥当的利益平衡创造理论空间,为刑事诉讼法的合理解释提供理论支持。
2015年06期 v.30;No.163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鸿飞;李羿人;
第三方立法评估主体的资质是依法设立的社会组织,以独立于立法主体的第三方身份从事立法评估活动,享有立法评估权利并承担立法评估义务的资格要件。由于第三方评估在我国立法中是新生事物,其评估主体资质尚无法律明确规定。我国应从影响第三方评估主体资质的决定因素入手,再从健全的组织机构、合格的专业人员角度分析第三方评估主体的资格要件,进而明确和规范我国立法中的第三方评估主体资质。
2015年06期 v.30;No.163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8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毛俊彪;
南京地区平面媒体2013-2015年对交警及交警执法的新闻报道反映出公众对交警职业的群体性印象,主要有执法者、服务者、救助者三种模式化倾向。交警要树立真正执法者形象,需确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执法方式要与时俱进,同时需完善交警执法的监督、保障等诸多机制。
2015年06期 v.30;No.16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鹏;
我国现有专利立法在人类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界定上存在按照传统保护客体进行界定、实行"绝对产品保护型"保护两个问题。我国应以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运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原则,逐步由"绝对产品保护型"保护转向"功能限制保护型"保护,以完善我国人类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界定
2015年06期 v.30;No.16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秀林;
紧急警务先期的处置对时空控制最为有效。紧急警务先期到场的民警要注重自我的心理监控,警惕影响心态的情绪反应;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善用"评价推迟"技巧,适时调整决策心态;在处置中出现不良情绪时,要有效地进行控制和管理,适时放松心理;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恰当运用行为疗法,幽默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2015年06期 v.30;No.16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邢盘洲;
现代意义上的科技文化不能仅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变化发展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紧密关系角度来理解,更应该从社会人文科学及其技术变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角度来把握,也就是必须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人文科学及其技术有机统一的社会整体或系统的立场角度来理解,进而形成与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相一致的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系统价值观。理顺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使其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生态社会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够变成现实;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良好愿景就一定能够达成。
2015年06期 v.30;No.163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晓赟;陶慎亮;
信息社会是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以微电子、通信、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产业化为标志,人类社会所迎来的一个新型的社会形态。信息一词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和普遍,信息已成为当今社会和时代的标志和特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区别于以往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信息这一概念置于现代通信网络环境,具有具体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特点。信息与数据之间以及信息与情报之间存在依存关系,对信息化的描述基本上可以从技术、资源、经济三个维度进行理解。
2015年06期 v.30;No.16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佩锋;
由于对警察角色定位的不确定,使警察的角色冲突问题十分突出。这种冲突在我国目前的警察执法中尤为明显。研究警察角色冲突在我国社会转型、矛盾多发时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警察角色冲突的原因主要有现阶段警察的角色定位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社会需求与警察所有提供服务的能力间差异巨大,宣传媒体的不当报道和警察机关自己定位不当等。警察角色冲突给公众、警察自身和公安领导部门都会造成危害。
2015年06期 v.30;No.16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佳;
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犯罪对象而实施的直接危害网络安全及网络正常运行秩序的犯罪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应通过加强监管、强化技术防范、完善相关立法、提高网民素质、强化国际合作等方式对网络犯罪实行综合治理。
2015年06期 v.30;No.16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7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镇强;何彩英;
高被引论文并不等同于高质量论文。高引用论文从数量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一个侧面观察一个学科研究发展的进程。通过对1984-2014年公安学学术关注度相关热门被引论文基本数据的统计,发现该时期公安学高被引论文呈波浪式发展,期间出现的三个高峰值与公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正效应,反映了公安理论研究和公安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公安学论文总量的增加不仅推进了公安教育教学改革,也推动了公安学学术关注度的内在提升。公安学科这一行业应用性特性决定了公安学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公安院校,也反映出刊载公安学高被引论文的主要是公安院校学报,其他人文社科类期刊并未足够重视公安学研究成果。
2015年06期 v.30;No.16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健;
随着社会发展,公安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拓展,对现代警务人才的素质要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公安院校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公安教育人绕不开的话题。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根据现代警务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求与当代年轻人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种工作的实效如何是衡量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
2015年06期 v.30;No.16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