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训;任成;
刑事错案纠正之后会面临刑事错案受害人赔偿和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问题。现实中,人们更多关注前者,而忽视后者。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开展刑事错案纠正之后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后续工作,不仅提供经济上的救助,还需要给予精神上的抚慰。在刑事错案纠错过程中强调保障被害人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
2016年01期 v.31;No.164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吉春;
轻罪刑事政策在我国的刑事立法、刑事诉讼及刑事司法认定过程中都具有指导作用。收买被拐卖儿童罪属于轻罪,对该罪的刑事立法、刑事诉讼及刑事司法认定过程中都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适用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及非监禁化的处理,提高我国针对本罪的司法适用水平。
2016年01期 v.31;No.164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洁;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随机选取的100份被告方提起非法证据排除申请案件的裁判文书显示: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基本为司法实务所规避,被告方提出申请后排除程序启动及庭前会议的适用较少,法庭在审查过程中可能以对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判断替代证据非法性判断,目前重复自白的排除规则缺失,侦查人员出庭对辩护律师形成重大挑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发现为立法及司法中更为科学的完善、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供了方向与指引。
2016年01期 v.31;No.16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敏;
刑事审判的公众认同是价值评价的范畴,以刑事审判活动为对象,与评价主体对刑事审判活动的认知程度有关,以社会公众的公意为鉴别依据。在刑事司法公正的大前提下,要增进公众对刑事审判的认同,需从促进公众对刑事审判活动的认知和确立适当的社会评价标准两方面着手,健全一系列的主体条件和制度条件。
2016年01期 v.31;No.164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广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虚开数额,不仅具有入罪功能而且还有量刑功能,是该罪社会危害性的集中体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客体是增值税征管秩序,由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组成。以严重侵害增值税征管秩序的程序部分或危及增值税征管秩序的实体内容为标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观方面应该是直接故意,"虚开行为"应该为"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纳税申报或抵扣申报的行为"。在满足以上主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可将案件中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税额认定为虚开数额。
2016年01期 v.31;No.164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732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汪明敏;
反恐预警情报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威胁评估问题,即对恐怖主义威胁的潜在可能性与威胁程度,恐怖主义威胁行动(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作出估计预测。对与恐怖主义威胁有关的"信号"与"噪音"进行识别、过滤、选择、综合研析,是达成威胁评估的根本路径。
2016年01期 v.31;No.164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志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构建"阳光警务"机制已是一场"倒逼"行动。当下再度研究"阳光警务",更应当关注该举措的设计初衷与现实运作之间存在的困境,进而从思想上全面认识"阳光警务"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并在行动措施上寻找解决困境的对策,最终为该警务机制的持续发展找寻空间。"阳光警务"机制建设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公安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提升上,这其实也是在每一起案件、每一个执法环节中体现公平正义的必然之举。
2016年01期 v.31;No.164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蒋文荣;
实训教学是当前公安类院校培养警务人才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直接关系到核心警务能力的培养。治安行政执法类实训需面向实际的模拟情景,且要结合实际警用器械的使用,由于受场地及实训器材的限制,往往出现学生全课堂参与度不够、跨场景的可视度不够、实训中存在错误的发现度不够、点评讨论的直观度不够等问题,致使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治安行政执法实训教学模拟实训场景规划设计中,引入视频图像技术,能够使瞬间即逝的实训过程得以重现,使跨场景的实训得以同场呈现,同时实现实训过程的实况转播,便于师生发现实训中存在的错误,使学生能互相观看实训情况,提高其参与度,并达到互相借鉴学习的目的。
2016年01期 v.31;No.16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