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89582

公安创新论坛

  • 言词证据真实性评判初探

    吴康忠;万洪忠;

    在日常的办案实践中,言词证据虽然能从动态上表现、证明案件事实,但由于其具有主观性,因此言词证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因利害关系可能作出虚假陈述,证人也会由于其感知能力、个人品质或是受到胁迫、利诱等因素影响而不如实作证。对此,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对言词证据真实性的评判,以期帮助侦查人员尽量少收集真实性较小的言词证据,充分运用真实性较强的言词证据,从而为有效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提供保障。

    2016年04期 v.31;No.167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医院警务室的功能定位及制度完善

    李海峰;

    近年来我国暴力伤医事件不胜枚举,且有越演越烈之趋势,医患纠纷的防控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医院警务室创建背景的基础上,就医院警务室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从医院警务室的独立性、资源配备、职责范围、准入机制、执法手段、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医院警务室的基本对策。

    2016年04期 v.31;No.167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美国毕文斯原则在反恐案件中的适用及启示

    郭永良;

    美国反恐诉讼多是原告基于毕文斯原则提起的。自1971年其确立至今,法院在适用时采取了权利模式和审慎模式两种进路,并逐渐发展成以后者为主导的局面。但在近期反恐案件的审理中,权利模式却呈上升趋势。这种摇摆不定的局面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化解困境,法院试图在二者之间尝试平衡模式,学者呼吁国会对毕文斯原则进行立法或修改《联邦侵权索赔法》,实务部门建议在行政或立法部门中专设审查机构。以行政主导为传统的我国,法院势必采取审慎模式。但是如何保证因反恐行动侵害的合法权利,亟需借鉴美国经验。

    2016年04期 v.31;No.167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刑法第111条的理解适用及其引申——以李某为境外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案为例

    马荣春;马卫东;

    由国家安全这一犯罪客体所决定,在适用刑法第111条时应将该条中的国家秘密限定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国家秘密,即应对该条中的国家秘密采用限缩解释。在适用刑法第111条所确定的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这一选择性罪名时,应避免分割评价和重叠评价。刑法解释应取形式和实质相结合的刑法解释,而非丢掉实质的极端的形式解释,即刑法解释应是合情合理合法解释,唯此方可达致刑事正义。

    2016年04期 v.31;No.16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3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立法嬗变与实践困境

    顾向一;肖琳;

    我国非诉行政执行目前存在司法权与行政权混淆、申请期限认定不明、审查标准不明确、不利于被执行人的权利救济、执行力量薄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统一审查标准、分立司法权和行政权、确立行政相对人申请复议或听证或上级法院监督的救济制度、实行裁执分离的执行模式等方法来完善。

    2016年04期 v.31;No.167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43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德意日刑事处罚令程序对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启示

    李永航;

    德意日刑事处罚令程序与我国刑事速裁程序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仅限适用于轻罪案件,都是不经当庭质证、辩论对被追诉人定罪处刑,实质上都要求被追诉人认罪认罚。在具体制度设计方面,二者又存在一些区别:刑事处罚令程序严格禁止被追诉人会被判处自由刑立即交付执行的案件适用,而我国刑事速裁程序并未对此作出限制;刑事处罚令程序采取书面审理的方式,而我国刑事速裁程序采取开庭审理的方式;二者在定罪处刑方式和程序救济后的法律效果也有很大不同。我国可以借鉴德意日刑事处罚令程序,放宽刑事速裁程序的适用条件,加强对被追诉人获取律师辩护权的保障,明确对认罪认罚的被追诉人从宽量刑的幅度,进一步简化庭审程序。

    2016年04期 v.31;No.167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594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规范语义下刑事追缴性质的厘定

    张拓;王莘子;

    在我国刑事法律规范中,刑事追缴的对象范围及其与返还和没收之间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反映出刑事追缴性质的模糊性。刑事追缴的性质应当被界定为具有集合特征的程序性措施,指代查封、扣押、查询与冻结等措施。

    2016年04期 v.31;No.167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犯罪学研究

  • 路面飞车抢夺案件简易数学模型构建及分析

    张勇;

    飞车抢夺犯罪作为抢夺犯罪的特殊形式,因其隐蔽性强、随机性大、作案时间短,逃跑迅速等特点,极易造成人身财产损害。通过构建飞车抢夺的简易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警方对小额现金飞车抢夺案件的破案率在28.57%,一般抢夺案件的破案率在23.53%,行人携带财物不超过310元,有利于降低飞车抢夺犯罪率;而对尾随银行取款人的飞车抢夺案件,警方应在防范上下工夫。

    2016年04期 v.31;No.167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盗伐林木罪实证研究

    晋海;赵思静;

    对550件盗伐林木案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盗伐林木案件多发生于经济落后、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被告人多为农民、文化程度低,多为个人犯罪,主要犯罪动机为谋财、认罪态度普遍较好,但上诉被告人对林业司法鉴定信服率低;案件审判质量高,平均惩罚力度较低,刑罚辅助措施适用较少;司法实践中将盗伐枯死木认定为盗伐林木罪。我国应当将"枯死木"、"盗伐"和"森林"等概念通过司法解释予以明确,降低非法运输、收购盗伐林木罪的起点,在司法实践中推广非刑罚措施的适用和合理的适用罚金刑。针对盗伐林木案件高发地区重点防治能够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2016年04期 v.31;No.167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40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侦查学研究

  • 视频图像侦查法价值研究

    黄园;

    视频图像监控侦查方法与传统侦查方法相比,在预防打击犯罪、精确锁定犯罪嫌疑人、确定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固定证据及串并案件中独具价值。但是,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在建设、实战应用及后期完善上仍存在问题,如何提高监控录像技术,统一设备制式,实现充分利用,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是进一步完善视频图像侦查方法所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2016年04期 v.31;No.16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聂树斌案看溯因推理在侦查思维中的应用及修正

    申畅;

    溯因推理作为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并列的推理模式,虽然得出仅仅是可能存在的结论,但其是在侦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推理模式。侦查人员在初查阶段往往难以确定侦查方向、发现侦查线索,必须在侦查思维中运用溯因推理的推理模式,作出侦查假设以明确侦查方向,通过查找相关证据作出该侦查假设是否符合案件事实的判断。聂树斌案件的真凶再现,表明了溯因推理应用于侦查思维的过程不是得出必然结论的过程,若要在溯因推理的指导下得到唯一性的结论,必须运用溯因推理的修正拱形知识引导侦查思维。

    2016年04期 v.31;No.167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69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治安学研究

  • 环境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周晔;蔡栋;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及仿真方法,可以分析研究环境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不同应急处置措施对事态演变的影响。污染企业与周边居民之间、周边居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表明周边居民处于弱势地位,污染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导致污染企业采取强硬策略。一旦周边居民中出现少数分子采取"打砸抢"等暴力抗争行为,采取风险占优策略的地方政府作出较大让步,会诱导其他周边居民采取暴力抗争行为,事态进一步恶化。结合数值仿真分析,剖析地方政府应急处置措施对事态的影响,能够验证理论分析的结论。

    2016年04期 v.31;No.167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罢工治安治理

    单玲;

    罢工权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规避的人权之一。现实社会存在错综复杂的罢工隐忧。须加快规范罢工行为以及处置罢工的立法工作,明确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各参与主体处置罢工的角色定位;公安机关须侧重罢工现场处置以及秩序维护能力培养,完善罢工处置过程中警察权的约束和保护机制,以对罢工进行规范治理。

    2016年04期 v.31;No.16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城市警民合作反恐机制的完善

    史淇文;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宗教极端思潮和民族分裂主义的影响,恐怖主义势力不断在国内制造恐怖活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作为反恐工作的主力军,公安机关不但有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使命,还承担着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责,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权力机关。而反恐主要依赖警方,没有形成有效的警民合作机制。警民合作反恐机制的主体是警察和民众,共同的目标是反恐,这种合作机制让警察和民众的力量都能够获得充分发挥,从而共同应对恐怖袭击。

    2016年04期 v.31;No.16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公安管理研究

  • 浅谈我国引入双重国籍制度

    宗威;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各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家改变原有单一制的国籍制度,无条件或有条件地承认双重国籍,可以说,承认双重国籍已经成为国际潮流。我国自1980年颁布《国籍法》以来,一直坚持单一制的国籍制度,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在社会实践中无法根本避免双重国籍的产生,存在事实上的双重国籍现象。对我国而言,引入双重国籍制度,有利有弊,一直存在争论,目前看来,利大于弊,我国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条件的双重国籍制度。

    2016年04期 v.31;No.167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56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司法改革背景下干预司法的规制

    赵坤;

    干预司法是指司法裁判者之外的力量对司法活动进行过问、影响的行为。干预司法的治理关键在于记录。对显性干预应采用信息隔离和过滤的操作模式,由专门机构鉴别、分类、记录;对隐性干预应当给予法官特殊保护,允许其录音录像、选择多元备案程序甚至越级报告。记录后,应当由司法机关及时、全部、无保留地公开。干预司法的防范,在制度设计层面,要理顺法院与人大、行政机关、执政党等机构以及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提升法院的独立性;在制度实施层面,要加强职业保障,理顺法官与法院党组、行政领导和监督体制的关系,提升法官的独立性。

    2016年04期 v.31;No.167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基层民警执法风险与防控对策探析

    刘上上;

    基层民警执法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而其中遭遇的执法风险问题较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案例对当前形势下的执法风险进行归类,从制度建设、执法环境、执法对象和民警自身等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从完善立法、加强警务保障、提升民警自身素质和执法能力、多角度优化执法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对基层民警在执法中规避执法风险、保障自身权益提供建议和策略。

    2016年04期 v.31;No.167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63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公安交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闪乐;侍伟;

    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与公众生活联系紧密,但近期由于交警的不规范执法或错误的舆论导向使得公众对交警的信任度下降,阻碍了正常的警务执法。应重塑交警良好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保障正常交通执法,维护道路交通的秩序,确保交通安全。

    2016年04期 v.31;No.167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公安教育研究

  • 文化自信:民族精神的根基

    史炳军;蔡武乐;

    摘1要:文化自信是个体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认同,它是铸就民族精神的根基。文化自信既包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外来先进文化的汲取。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强化文化自信意识至关重要。

    2016年04期 v.31;No.16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公安情报学教学案例略论

    王智慧;

    公安情报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公安情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将来能够承担公安情报搜集、整编、分析研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基于此种专业特色要求,案例教学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选取的教学案例要具备目的明确、综合性强、有思辨性和联系实战等特征,同时还应按照真实、复杂、新颖、重大等原则来选取教学案例。

    2016年04期 v.31;No.16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公安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式教学探析

    林虹萍;

    融入式教学是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而发展出的对单一教学方式的补充,它将所有有利于学生认知、掌握技能的教学方法或实践教学阵地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融汇、整合在一起。公安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适用融入式教学,可以从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入到公安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体验式教学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将职业生涯理念融入整个公安高等教育教学中等方面来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师角色的调整以及理顺与学生公安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2016年04期 v.31;No.16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公安技术研究

  • 食品添加剂及农兽药残留的拉曼检测方法

    吴辉阳;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常用检测方法往往具有分析时间长、成本高、专业技能要求高、无法现场检测等缺点。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检测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前处理简单等优点。表面增强拉曼检测在对农兽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食品安全的痕量快速检测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6年04期 v.31;No.16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40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涉及VoIP技术案件的侦查要点

    侯海波;

    VoIP是互联网应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为互联网通信带来了发展空间,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作案条件。本文从VoIP的工作原理出发,着重阐述了侦破利用VoIP技术进行犯罪的案件中的侦查难点和取证要点,以期为此类案件的办理提供有益参考。

    2016年04期 v.31;No.167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模式识别技术在检验微量车漆物证中的应用

    黄莉;

    车漆是交通肇事案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物证之一,如何提高微量车漆物证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效率成为当今公安技术人员的重要课题。将模式识别技术运用到微量物证分析领域,特别是微量车漆物证的鉴定中,能够快速地对复杂繁多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显著提高鉴定效率,准确划定侦查范围,缩短破案周期,对公安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6年04期 v.31;No.167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警史研究

  • 光绪朝晚期的警务

    翟程;

    在清末新政中,开办警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地官员在奏章中透露了对于警务合理性的思考和看法,认为借由开办警察可以恢复或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价值,是合于经典古义的。而对于警察的职掌范围,各地官员们则缺乏一个较为稳固的看法。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社会事务被逐步纳入到警政范畴,造成了警务的相对宽泛,于无形中拓展了政府的行政权力边界。

    2016年04期 v.31;No.167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热点关注

  • 四川阆中法院公判大会的审视

    张英龙;

    <正>2015年8月29日,百余民工聚集在阆中市学府花园索要拖欠工资无果后,在张某、戚某煽动下,大量民工前往南津关景区堵门,不准游客进出,后又挟持执法民警至市政府,以此向政府施压,随后几位带头的工人被公安机关抓获。2016年3月16日,四川阆中市人民法院在阆中市江南镇举行公开宣判大会,以妨害公务

    2016年04期 v.31;No.167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是江苏省公安厅主管、江苏警官学院主办的一份公安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704/Z,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1020,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CECHSS法学扩展期刊。《江苏警官学院学报》开设有公安创新论坛、法学研究、犯罪学研究、侦查学研究、治安学

    2016年04期 v.31;No.16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