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89573

公安创新论坛

  • 当前打击地域性职业犯罪的问题与对策

    王政昱;王广艺;傅鑫龙;

    近年来,地域性职业犯罪日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分析当前地域性职业犯罪的突出特点,找出公安机关在打击该类型犯罪方面的制约瓶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有效打击地域性职业犯罪的对策、提升公安机关"四项建设"的水平提供重要的帮助。

    2018年02期 v.33;No.17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数据民主化在警务活动中的实践

    蒋涛;

    由大数据所引发的变革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出颠覆性的影响。对公安机关而言,其在充分利用大数据来解决警力不足、提升警务活动科学性的同时,也将面临国家数据权力肆意扩张等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努力通过保障数据私权、消解"数据鸿沟"和防范数据主权风险来不断推动警务工作中的数据民主。

    2018年02期 v.33;No.177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法治视角下人权价值实现问题研究

    任帅军;

    法治中国建设要解决法治权威在多元权威并存中如何实现人权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法治权威对实现人权价值具有放大的社会示范效应。树立法治权威,实现司法公信力,就必须重视通过法治路径来实现人权价值。在人权价值法治化的自我实现过程中,需要规避法治进程中的风险性,构建人权价值的法治符号。

    2018年02期 v.33;No.177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府监管研究

    邢鸿飞;顾菁;

    随着政府机构职能改革的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一项新政策理念下的制度被广泛运用。政府及其相关机构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原本属于其职能范围的公共服务供给交由更为专业的承接主体,并通过合同约束承接主体的行为,进而保障其公共职责的实现。但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对承接主体监管不力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法律缺漏和实践中的政府监管缺位。弥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之不足,加强政府监管,提升政府管制绩效,让广大民众得到满意的服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2018年02期 v.33;No.177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8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跨境反恐的路径选择研究

    刘志勇;

    随着世界全球化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恐怖组织对我国海外利益及人员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多,我国境外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我国跨境反恐路径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跨境反恐的成效。只有综合考量政治、法律、战术等问题,进一步构建反恐力量体系,完善我国反恐法律体系,细化反恐战术行动,才能有效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免受恐怖活动威胁。

    2018年02期 v.33;No.177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35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公众人物名誉权限制

    陈秀萍;杨喻惠;

    在不同权利冲突中选择限制公众人物名誉权,不仅满足公众知情权,也保障了公共利益和舆论监督。由于我国关于公众人物名誉侵权方面立法的缺失,造成司法实践过度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现象。明确界定公众人物概念,合理使用国外相关原则,完善侵权抗辩体系,对改变现状和限制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有一定积极意义。

    2018年02期 v.33;No.177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69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犯罪学研究

  • 既遂后中止的理论分析

    王欢;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既遂成立后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的成立指行为人实现了构成要件意义上的结果;犯罪过程是行为人实现其全部主观罪过内容的连续过程;犯罪结果是行为人主观罪过内容的全部、最终实现;"损害"是犯罪结果出现前的犯罪过程中所造成的未达到犯罪结果程度的损害。因而,既遂后能够成立中止的行为不应仅仅认定为悔罪表现。

    2018年02期 v.33;No.177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体育犯罪动因析论

    李秋艳;屈振辉;

    体育犯罪产生的内在动因有"体育人"的经济意识膨胀、文化素养不高、法制意识淡薄;体育犯罪产生的外在动因有体育产业发展的过度商业化、管理体制不健全及赛事组织混乱;体育犯罪产生的法制动因有体育立法的缺位、体育执法的不严和体育司法的困惑。

    2018年02期 v.33;No.17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特点及其防范

    李扬;储岳衡;

    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频发的原因在于其具有高度隐蔽性,能放大恐怖袭击的影响效应,在恐怖分子群体中起到"示范"作用。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的特点有针对密度较高的城市人群,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多发生在具有政治意义的时间节点。对其防范和处置,应贯彻"全民反恐"理念,对民众进行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的应急自救教育;构建"3+1"综合防范体系,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日常防范系统,培养具有快速处置打击能力的应急队伍;强化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完善针对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的情报收集、分析工作,以起到最大限度的防范作用。

    2018年02期 v.33;No.177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66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侦查学研究

  • 认罪协商制度在侦查阶段的适用研究

    乔宗楼;顾美英;

    认罪协商程序是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产物,兼顾了公正与效率的法治追求。目前学界对于侦查阶段能否适用认罪协商制度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以致于认罪协商制度的价值和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侦查阶段的认罪协商权,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侦查阶段的贯彻落实。

    2018年02期 v.33;No.177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侦查中“超期传唤”问题研究

    李祥;

    传唤的时限是刑事诉讼所保护的重要的程序性事项。司法实践中违反时限规定进行审讯的现象严重,尤其是违规采用监视居住的措施。超期传唤与疲劳审讯并不能完全等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从立法、侦查监督、责任追究、录音录像等制度上对这一违法现象进行规制。

    2018年02期 v.33;No.177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传统侦查方法与信息化侦查方法的融合

    董磊;

    传统侦查方法和信息化侦查方法反应了不同时期的侦查技术和侦查水平。虽然两种侦查方法在适用的案件类型、采用的侦查措施、侦查思维方式和侦查途径选择等方面有较大区别,但在根本上都是在为刑事案件侦查工作服务,都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传统侦查经受了住实践的考验,其精华部分应当予以传承。与此同时,还需结合信息化侦查高效、精准的优势进行改造,提高案件侦破效率。二者必须有效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应对当前复杂的犯罪形势。

    2018年02期 v.33;No.177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82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治安学研究

  • 对女子扒动车门事件的若干思考——以警察行政强制为视角

    李铭;

    女子扒动车门事件中,现场处警民警不能对其进行行政约束,可以采取强行带离现场或行政传唤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警察行为法上的明确授权,而非仅凭警察组织法上的概括性授权即可为之,且应严格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2018年02期 v.33;No.177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南古镇微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苏州黎里古镇为例

    吴佳瑶;张禹来;周寅;

    江南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遗迹、浓郁的人文内涵及古朴的环境氛围广受旅者青睐。从"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转型,江南古镇在已有较为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创新,探寻更长远、更绿色的发展新路。因此,"旅游+"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以苏州黎里古镇为代表的一批江南古镇走上了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发展中人流量剧增,一系列新的社会治安问题出现,可从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角度探索解决的路径和方法。

    2018年02期 v.33;No.177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公安管理研究

  • 犯罪学视角下社区警务的理论基础及效果评估

    杨学锋;

    从犯罪学视角对社区警务的理论基础及评估结果进行适时的总结是吃堑长智的成长阶段。破窗理论、社会解组理论为社区警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证检验与评估研究表明社区警务能够显著改善居民对警察的满意度、降低认知的失序水平及犯罪恐惧感;无充分证据表明社区警务能够显著降低实际的犯罪率或失序水平。集体效能、非正式社会控制是核心的中介机制;利用问题解决技术为社区解决实质问题是建立社区伙伴关系的最有效策略。

    2018年02期 v.33;No.177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41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民警心理调适对策

    张英龙;

    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关乎警察形象,而且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执法主体的公安民警,由于种种原因,在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漠视心理、懈怠心理、畏惧执法心理、担忧心理等心理问题不容小觑。因此,基于执法实践的维度,从促进公平正义的高度,对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民警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仅是提高警察执法公信力之需,而且还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之要。

    2018年02期 v.33;No.177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俄罗斯网络安全法发展简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王康庆;孟禹廷;

    俄罗斯联邦成立至今共通过十余部网络安全法案,总体上可划分为叶利钦总统时期(1991-1999)、普京第一次总统时期(1999-2008)、梅德韦杰夫总统时期(2008-2012)、普京第二次总统时期(2012-至今),四个时期各有特征,十余部网络安全法案涉及大众传媒、国家机构、外国投资、信息安全等领域。我国可以从构建网络安全法律规范体系、加快网络信息安全立法进度、明确网络安全法律中应遵循的原则、注重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四方面学习借鉴,从而尽快搭建起我国的网络安全法案体系。

    2018年02期 v.33;No.177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公安教育研究

  • 论公安民警退出机制建设的政治生态价值

    王光森;赵年伏;

    基于新时代的要求,提升"过硬"公安队伍建设的品质,不仅要把好"进口关",而且要畅通"出口关"。从根本上说,"出口关"涉及公安民警退出机制建设问题。政治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公安民警退出机制建设提供另一种有价值的视角,即决不能把公安机关简单地看作是机械的感应与反应的机构,而应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其生命力在于能够通过"进口关"、"出口关"的机制建设,特别是公安民警退出机制建设,从而在与外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获得新陈代谢,达到新的或更高级的平衡,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2018年02期 v.33;No.17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传播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刍议

    董昕;

    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生态语境。整体关联、协调共生、动态平衡的发展理念正成为微传播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理论起点。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教育环体三个维度探讨微传播视阈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2018年02期 v.33;No.177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生水军法治意识现状调查

    孟卧杰;王天敏;

    目前,网络水军活动已蜕化为一种"黑灰产业"。高校学生水军的行为引发了网络社会秩序混乱、网络评分系统失真、市场公平竞争失信和各类舆情危机等诸多不良后果。治理高校网络水军群体,应当考虑高校学生参与网络水军的行动背后的现实需求,努力提升其网络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还需加强网络社会监管,创造网络社交平台健康环境。从根本上看,大学生网络安全与法治意识养成的有效路径在于利用网络平台因势利导,以及国家、高校和社会多方协同努力开展实质性教育与治理活动。

    2018年02期 v.33;No.177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公安技术研究

  • 技术侦查措施在反恐情报信息工作中的运用

    李慧英;

    技术侦查措施在反恐情报信息工作中具有极大的优势。目前,由于我国在反恐情报信息工作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规范不完备,极易引起侵害公民隐私权以及证据审查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当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或制定单行法规范技术侦查措施,以保障公民隐私权不受侵犯,并完善相关证据制度。

    2018年02期 v.33;No.177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44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同一人软硬笔字迹特征比较

    庄健;

    在文件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书写工具变化而需要进行笔迹鉴定的情况。硬头笔携带方便,书写便捷,应用广泛,是笔迹鉴定中最为常见的书写工具。软头笔表现力、艺术性强,在信函书写、个人签名等方面应用较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鉴定材料与样本书写所用的笔头软硬性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需要对软头笔与硬头笔字迹进行比较,通过实验比对的研究方法,发现其笔迹特征的规律,以准确认定两种字迹是否为同一人所写。

    2018年02期 v.33;No.177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外警研究

  • 基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美国情报共享模式

    傅雷;

    在美国,PPP模式对其情报共享机制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同样,这种情报共享模式也可为我国公安情报工作的创新提供有益参考。深入分析美国发展P3I所遇到的挑战及其对解决途径的探索,能够促使公安机关从私营部门获得丰富的行业信息,并在与自身数据库资源结合后,更好地服务警务工作。

    2018年02期 v.33;No.177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2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热点关注

  • 张扣扣案的警示

    邢盘洲;

    <正>2018年2月15日(农历除夕),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王坪村张扣扣在自家楼上观察到王自新、王校军、王正军与亲戚一同回到其家中准备上坟祭祖,张扣扣戴上帽子、口罩,怀揣事先准备好的单刃刀尾随跟踪伺机作案。在王校军、王正军一行上坟返回途中,张扣扣持刀先后向王正军、王校军连戳数刀,而后张扣扣持刀赶往王自新家,将坐在堂屋门口的王自新刺死。随后张扣扣折回自己家中,提上菜刀和预先装满汽油的酒瓶,将王校军的小轿车玻璃砍破,在车后座及尾部泼洒汽油焚烧,之后逃离现场。2月17日,

    2018年02期 v.33;No.177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6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是江苏省公安厅主管、江苏警官学院主办的一份公安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704/Z,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1020,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CECHSS法学扩展期刊。本刊开设有公安创新论坛、法学

    2018年02期 v.33;No.17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