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89582

公安创新论坛

  • 关于民警现场执法行为标准化的思考

    郏红雯;

    民警现场执法行为标准化是推进公安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定和实施有关民警现场执法行为的一系列标准,可以有效实现对民警现场执法行为的系统控制,对规范和提升民警执法能力、形成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民警现场执法行为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误区,一些地方特别是江苏省公安机关在这方面所做的建设工作为破解难题、推进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018年06期 v.33;No.18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56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公安行政执法信息公开中权利主体行为的规范——基于一起典型案例的思考

    刘玲北;曹元泉;

    在公安行政执法信息公开领域,申请人作为权利主体,面临着"三需要"的适用困境以及申请权滥用等两个主要问题。目前,由于现行法律依据缺失,判断标准体系不健全,急需在修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过程中,增加有关申请人"三需要"的说明义务,以完善滥用申请权的判断标准。

    2018年06期 v.33;No.181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河道滩涂权属之争及其立法完善

    李义松;冯晓霞;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自然资源的规定存在权利归属不明确、管理职责交叉重叠等诸多问题。权利归属不明确引发大量民事纠纷,管理职责交叉重叠导致政出多门、政令冲突、管理低效、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河道滩涂既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又有较高的经济社会价值。关于河道滩涂权属出现了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之间的争议。对此,首先要在立法上明确河道滩涂的概念及性质;其次要逐步改良二元所有制,完善国家所有制;第三,对现有的河道滩涂进行确权,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及其流转机制;第四,理顺河道滩涂的管理体制;最后,完善河道滩涂征收补偿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河道滩涂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2018年06期 v.33;No.181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家庭暴力的犯罪学分析

    张训;冯嫣然;

    现代社会,家庭暴力呈现形式多样化、场域扩大化、隐形和显性交织的态势,女性同样可以成为财产暴力、精神暴力的主体。女权意识和平权理念对传统的夫权意识和成员等级观念形成有效制衡,有利于新型家庭秩序的建立。法治意识的形成有利于维护这种和谐秩序并稳固这种新的平衡。基于家庭安全的重要性,为防控家庭暴力对家庭安全的破坏,需要塑造人们的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构建新型家庭伦理秩序。另外,需要国家给予家庭弱势群体以足够的政策关注,寻求建立良好的法律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在家庭暴力防控上,法律及其适用亦要作出足够的回应。

    2018年06期 v.33;No.181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135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违法建设预防控制研究

    吴峰;

    违法建设是指不符合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进行建设的,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城乡规划的建设。违法建设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还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是群体事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以营造依法建设氛围、加大巡查力度以防止新增违法建设行为、完善政府政策以突出规划引导、依托高科技以创新查违手段等方式,对违法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在治理违法建设过程中,必要时介入行政强制手段对其进行拆除时,应注意坚持比例原则,对不同类型的违法建设区别对待;明确法律适用,依法实施强制拆违;有效结合控违工作,确保执行效率。

    2018年06期 v.33;No.181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全民反恐体系的构建

    闵剑;

    全民反恐体系包括力量构成体系、指挥领导体系以及运行保障体系。力量构成体系包括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领导指挥系统由各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和各级反恐怖情报中心组成;运行保障系统包括设备保障,经费保障和抚恤、优待保障。构建全民反恐体系,应建立群众参与的涉恐情报获取途径,提高群众反恐积极性,增强公安机关的反恐能力,落实社会单位的反恐责任。

    2018年06期 v.33;No.181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43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犯罪学研究

  • 基层治理家庭暴力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王燕;

    根据对南京市某街道社区公众家庭暴力干预态度实证调查发现,有32.4%的人认为丈夫殴打妻子不是违法行为,对家庭暴力现象的违法性认识不足;50.2%的人认识到家庭暴力主因在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机制;45.9%的人认为反家暴法实施后基层反家暴效果显著。基层社会治理家庭暴力现代化内在逻辑在于社会公众关系由"传统私人关系"向"现代陌生人关系"架构转化,基层社会公众协同治理关注家庭暴力法治化要求提高,社会公众主动积极学习健康家庭关系建设技能倾向突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家庭暴力的共建共享体系、以法治为保障规范治理家庭暴力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治理路径为其实现路径。

    2018年06期 v.33;No.181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47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深入化开展

    朱体壮;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制约因素有警察和罪犯双方对心理咨询认识有偏差,监狱对心理咨询工作管理存在不足,网络机制运行不畅等方面。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深入推进的方法有普及相关知识以纠正认识错误;健全心理咨询工作平台和心理咨询人员培养机制以整合资源、加强人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作用、团体心理咨询的牵引性作用和以点带面的示范性作用来夯实基础、创建特色品牌;理清心理咨询师的管理主体、完善心理咨询师考评机制和心理矫治工作运行机制以实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常态运行。

    2018年06期 v.33;No.181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82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建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

    杨木高;邹双菊;

    监狱教育改造成效评价目前存在属系统内评价、社会参与度不高、评价标准缺少科学性等问题,不能客观反映教育改造效果,需要建立由社会第三方机构对监狱教育改造成效进行评价的机制。在这一机制建立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标准,确保充足的评估工作经费,并重视评估结果的运用。

    2018年06期 v.33;No.181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侦查学研究

  • 审讯心理策略思考

    张志保;

    当前,刑事案件侦查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审讯作为一项侦查措施,是公安刑事执法办案的必经程序,是获取犯罪证据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证据链条完成证据体系节省司法资源的有效途径。在以庭审为中心司法诉讼制度的框架内,研究探讨审讯的规律特点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使审讯在刑事诉讼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2018年06期 v.33;No.181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8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审判中心主义下的“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

    曹晖;

    "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发源于英美,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时予以吸收,作为"证据确实、充分"的补充,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排除合理怀疑"的概念一直存在着争议,如何解释并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这一证明标准,是证据法学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为保障"排除合理怀疑"的有效运用,在实践中需要建立配套制度和诉讼规则。

    2018年06期 v.33;No.181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5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治安学研究

  • 以房抵债协议的法律性质辨析

    刘惠明;闫鹏佳;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以房抵债案件的数量高速增长,但由于不同法官对于以房抵债协议的性质认定不一,而屡屡出现"同案不同判"、甚至"同案相反判"的情况。为解决这一审理困境,明确以房抵债协议的性质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并无法律明确规定以房抵债协议的性质,因此应将目前以房抵债协议性质争议进行梳理,并针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以房抵债协议是一种非典型担保,其中起到担保作用的是债权而非物权,将其性质解释为代物清偿预约较为适宜。

    2018年06期 v.33;No.181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调查分析

    涂雪瑞;金诚;郭光芝;

    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展开实证调查。以温州地区为例,验证特拉维斯·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在解释青少年犯罪领域的作用,即青少年犯罪与依恋、信念、参与、奉献四大要素的联系。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与其家庭环境、个人价值观、心理认知存在密切相关性,故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着手,完善社会流动体系,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和干预,推动法律法规建设,力求事前预防、事中保护、事后追责多管齐下,为社会关注青少年犯罪预防提供支持。

    2018年06期 v.33;No.181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89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地区矛盾纠纷实证研究——以J市Z镇D村为样本

    吴影飞;

    化解农村地区矛盾纠纷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主动介入矛盾纠纷化解,充分发挥乡间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化解方法,村干部处理村内事务要坚持"公道",办理机关在处理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件时要宽严相济。

    2018年06期 v.33;No.181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公安管理研究

  • 基层警员晋升改革对策研究

    曹通;

    基层警员晋升改革是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人民警察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部分公安机关率先开展了对于基层警员晋升制度的相关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如选拔方式针对性较弱、工作理念较为陈旧、缺乏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改革效能仍需提高等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促进公安机关基层警员晋升改革。

    2018年06期 v.33;No.181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功利主义视角下政工干部道德行为辨析

    马小娟;王光森;

    在关乎思想政治工作品质的各种变量中,政工干部道德行为不可小觑。只是学界基于功利主义维度,对政工干部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和规制,还略显不足。有鉴于此,应对功利主义进行理性审视,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对政工干部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在政工干部道德行为中接纳和阻隔"功利性"的实践主张,并认为这个主张的贯彻都必须以遵守"适当""正当"的边界为前提。

    2018年06期 v.33;No.181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新媒体矩阵育人功能定位和建设路径研究——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

    高山;

    高校新媒体作为新兴的、强有力的育人工作平台,以其点对点精准推送、开放包容、实时接纳互动等特点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江苏警官学院新媒体矩阵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高校新媒体矩阵在引导、影响和传播等方面的功能作用,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和发展应采取定位准确、原创战略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径。

    2018年06期 v.33;No.181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公安教育研究

  • 精细化管理与公安院校精准资助工作的推进——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

    王延安;

    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是学生资助的重点工作,结合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战略部署与教育部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要求,实现精准资助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苏警官学院在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创新。在这些实践中,发扬公安院校特色,将学生资助办法与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相结合,以精细化推动学生精准资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学生与学生家长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2018年06期 v.33;No.181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交通管理工程人才的新路径——基于江苏警官学院的探索实践

    龚鹏飞;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公安院校的新设本科专业,在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目前,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一条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崭新路径。在这方面,江苏警官学院通过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及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

    2018年06期 v.33;No.181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公安技术研究

  • 论犯罪标记行为及其识别

    李晓临;

    犯罪标记行为是犯罪人在完成犯罪目的以外为了追求心理刺激,满足情绪的需求所实施的一种附加行为。它是犯罪人各种行为表现中最具特殊性的行为,鲜明地反映出犯罪人的人格特征,对侦查破案意义重大。因此,对犯罪标记行为进行精准化和精细化的研究、识别,能使侦查分析变得更为准确、透彻,从而缩短破案时间,节约破案成本,提高破案效率。

    2018年06期 v.33;No.181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背景下公安院校数据治理的挑战及对策

    袁明;顾海艳;钱汉伟;

    大数据时代催生出数据深层次应用,数据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大,正日益得到社会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数据应用的效能经常会因数据质量差而受到影响。数据治理是提升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的关键,它可以使相关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率。目前,就公安院校而言,数据治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强化认识以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8年06期 v.33;No.181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外警研究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海外权益保护模式的创新

    陶勇;周菊兰;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发展,沿线国家政治互信、文化相通、经济交融,互利合作的局面初步形成。为保护我国日益增长的海外权益,我国公安机关在传统国际警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海外权益保护模式。其中,主动引领模式构建了以我为主的跨国论坛,有效扩展了国际警务合作范围;海内外警侨联动模式强化了政府部门和海外侨商会的联系,提高了国际警务合作效能;本国警务力量域外投射模式将执法力量直接作用于域外;外警培训模式则将外国执法力量"请进来"厚植了人脉资源,提升了国际警务合作效率。

    2018年06期 v.33;No.181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是江苏省公安厅主管、江苏警官学院主办的一份公安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704/Z,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1020,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期刊方阵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CECHSS法学扩展期刊。本刊开设有公安创新论坛、法学研究、犯罪学研究、侦查学研究、治安学研究、公安管理研究、公安教育研究、公安技术研究、警史研究、外警研究等栏目,竭诚欢迎学术界及公安实战部门专家围绕以上栏目积极赐稿。本刊

    2018年06期 v.33;No.18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庆“10·28”公交坠江案的警示

    史炳军;

    <正>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万州区一辆22路公交大巴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行驶过程中,乘客刘某因错过一站,要求下车,司机冉某告诉她此处不能停车,于是两人从解释到争吵,升级为互殴,导致车辆失控越过道路中心实线,在与对向一辆小轿车发生撞击后从近四十米高的桥面坠入长江,造成包括刘某和冉某在内的15人沉江死亡。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事件不断发生。2015年12月29日清晨,还是在重庆万州,还是22路公交车,司机左某在老年乘客程某坐过站后,没有同意程某的停车要求。程某盛怒之下,用力抠投币箱索要两元乘车款,同时抢夺

    2018年06期 v.33;No.181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