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鸿飞;黄利妙;
行政承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行政承诺不作为是一种违法形态,应当受到法律的惩治。对行政承诺涉及的公民权益,我国现行法律虽无明确规定,但对行政承诺不作为的法律救济,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需求。实践中存在形态各异的行政承诺,辨别行政主体应当履诺的义务,是识别行政承诺不作为的前提。只有在行政主体应当履诺、可以履诺而没有履诺的情况下,才构成行政承诺不作为。对行政相对人因行政承诺不作为而遭受的损害,最有效的救济方式是司法救济。在司法救济中应大胆创新诉讼方式,结合我国司法现状进行有益探索。
2019年01期 v.34;No.182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万邵鹏;
盘查作为一项日常的警务工作内容,对于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警察盘查属于即时强制的一种法律措施,既可以适用于行政执法程序,也可以适用于刑事侦查程序。警察在盘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公民人身、财产权利加以限制。因此,盘查启动时应避免不确定性标准的干扰、兼顾盘查效果和公民权利的有机统一、及时引入救济程序等方面完善我国警察盘查制度,从而保持警察执法效率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平衡。
2019年01期 v.34;No.182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31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天水;
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应当是指由国家权力和社会力量双重介入,旨在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和食品安全越轨行为分别予以惩治和预防的理念和策略。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在于其是人权保障的需要,是基本刑事政策的具体化和以预防犯罪为指导原则。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内容应当包含前置法与刑法在食品安全犯罪治理中的地位以及刑法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两方面内容。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选择根基在于风险社会的治理需求和知识分工的发展需要。
2019年01期 v.34;No.182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帅;
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目前面临思维、制度、机制、市场四大困境。意图破解这些难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打破供需之间的壁垒,搭建以分合联动为导向的机制架构。既对审判辅助事务的切割,以防范其干扰或占用过多司法资源,又对社会化的服务制定高标准,进行严格监控,并不断进行信息化升级,从而打通提升审判效益的进路,实现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的根本目的,助推审判核心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公开化、信息化。
2019年01期 v.34;No.182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宋宝莲;李永航;
公正和效率是现代司法制度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价值理念,也是检验一项诉讼制度运行实效的重要标尺。从实体公正维度看,刑事速裁程序在简化诉讼程序的同时,也增加了错误追诉的风险。从程序公正维度看,认罪认罚案件中的被追诉人并未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真实性、自愿性和理性未得到有效保障。从诉讼效率维度看,刑事速裁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简易程序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案件的适用中,非但没有提高诉讼效率,反而增加了一些办案流程,加重了司法人员的办案负担。对此,应当重新审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目的,准确理解其内涵,科学设计制度运行方式,完善律师参与机制。
2019年01期 v.34;No.182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志;
刑法学界对网络传谣型寻衅滋事的法律适用存在争议,主要在于刑法解释方法不妥当。网络传谣是起哄闹事在信息网络空间的表现形式。网络空间因其是多数或不特定的行为人可以行为的处所也可以成为公共场所。只有在网络空间起哄闹事引起现实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不能单纯地以点击率、转帖率等作为判断标准。
2019年01期 v.34;No.182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