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阳;张钗;
基于对中日美三国正当防卫的法律地位、立法模式的分析,进而在比较三者在正当防卫的防卫起因、防卫时间、防卫对象、防卫限度以及相关司法适用的基础上,发现我国、日本、美国在防卫挑拨、警察防卫权、防卫装置、饲养的动物致害、退避义务以及特别防卫权等方面均有特别的规定。日本刑法制度对于判断不法侵害的"客观说",美国刑事法律对于防卫装置、退避义务等的规定,对于我国刑法正当防卫制度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2019年03期 v.34;No.184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98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国华;
无罪推定确立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并逐渐成为普适性价值。无罪推定的含义即凡受刑事控告的人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有权被视为无罪。其内容包括控方承担证明责任、被告人享有沉默权、法院享有最终的定罪权以及疑罪从无、罪疑从轻四项要求。其权利主体应当是被追诉者。其要求的控方承担证明责任并不是绝对的,与实事求是亦不冲突。我国立法未能确立无罪推定原则,需要进行立法构建。其构建应当参酌国际经验,通过修正立法表述、明确沉默权、规定讯问时律师在场权等予以充实。
2019年03期 v.34;No.184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30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斌;张明正;虞巧慧;
我国有关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违法犯罪案件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在介入方式、介入程序、介入范围等方面不够完善,检察机关在监察执法领域的法律监督职能弱化。重构职务违法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工作机制,要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下,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战略部署为指引,以法律为依据,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衔接配合同监督制约并重。在路径选择上,要建立受邀介入和主动介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检察机关介入监察执法案件的范围,保证检察机关在程序上能够实现对监察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适时建立留置必要性审查制度。
2019年03期 v.34;No.184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鹏;司晓博;
"私人日记"属于作者核心隐私的范畴,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案发前所写的"私人日记"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使用。"私人日记"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具有特质,体现了隐私权与认证权之间的博弈和较量,二者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找到了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为了更好地在司法实践中对"私人日记"这一特殊的证据进行裁判说理,审判人员应精准地提取"私人日记"中的核心证据,充分保障被告人的核心隐私权,全面提升"私人日记"证据说理能力。
2019年03期 v.34;No.184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明乐齐;
非法网络贷款行为极大地干扰了互联网和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现实危害。非法网络贷款主要表现形式有高利贷、套路贷、校园贷、砍头息、714高炮等。随着监管部门整治力度加强,一些非法网络贷款改头换面、名目繁多,其真实的面目就是高利息放贷,然后暴力催收,由此引发的纠纷和案件逐步增加,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非法网贷平台分散、广泛,在网上运行隐蔽性强,造成监管部门立案难、查处更难。因此,有关部门要持续加大防控非法网贷犯罪的打击力度,精准监管,重拳整治非法网贷犯罪行为,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019年03期 v.34;No.184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熊纬辉;付樱;
以非接触式"短信嗅探"技术实施的网络侵财犯罪具有作案手法隐蔽化、作案选择随机化、攻击过程全链条化、犯罪成员分工化、设备操作简单化等特点,并已形成由短信嗅探设备制造、"跑机"、个人信息兜售、盗刷、洗钱等环节组成的、全链条化的黑色产业链。该新型网络侵财犯罪一旦蔓延,不仅会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而且会影响网络支付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甚至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犯罪危害性较大。深入分析研究此类犯罪模式及其作案特点,切实构建专业侦查办案机制,增强手机用户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完善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是防范其发展蔓延的有效路径。
2019年03期 v.34;No.184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旭;李晓临;黄雅静;
隐性暴力是指尚未被人类意识捕捉并具有一定毁灭性的攻击性行为。人类文明之所以会进入风险社会,隐性暴力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隐性暴力起源于同一性及其物化效应,越来越多的人难以顺利建构出必要的自我同一性。隐性暴力的在场与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形式对立观紧密相关。任何时候,理性都没有资格去否定心性的灵动性。心性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有着特定的生命价值。只有学会尊重心性,向他者开放,人类才有机会经心理异延之路,逐步获得自我拯救的正能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03期 v.34;No.184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婧;
根治农村赌博问题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重点工作。当前,农村赌博活动呈现时节效应减弱、地域界分打破、人员结构复杂、与黑恶势力交织等新特点,对法律适用、侦查办案、基层治理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相关部门应当深化常态长效打击、完善基础防控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多管齐下,力求将农村赌博这一顽症痼疾治本除根。
2019年03期 v.34;No.184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5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