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丕亮;
紧急状态下采取的各种非常措施,均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基本权利的限制,是国家公权力依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减损。我国现行法律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类型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已有初步的法律依据。即使是在紧急状态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也应遵循合法、比例、救济等基本原则。我国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急状态法》,同时加强合法性和合宪性审查,确保紧急状态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各种限制均符合宪法精神。
2020年03期 v.35;No.190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2642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 ] - 王峥;杨明勳;封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非典以后,我国加快了对疫情防治法律制度的建设,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然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对现行国家疫情防治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下,对疫情重新科学定义和分类,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改变以往非常态化为主的防治理念,替之以常态化、系统性的、全过程的综合治理方法,加快完善疫情防治法律体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2020年03期 v.35;No.190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海涛;赵晓年;
在行政法领域,作为正当程序核心的案卷主义规则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而在我国,案卷主义规则尚未确立并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35条更是对这一正在萌芽中的制度予以抑制。这不仅影响了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亦不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构建,在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中引入案卷主义规则,以推动现代法治政府建设,实现实质法治与形式法治的协调发展。
2020年03期 v.35;No.190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向一;颜星雨;毛咪咪;
作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一环的前置程序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运作体系。国家行政机关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具有先天的优势,前置程序给行政机关一个缓冲期间,行政机关及时纠正之前不当的行为既可以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能够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高效解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运作中,应明确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判定标准,设置前置程序的合理期限,建立前置程序的豁免,以及检察建议的说理制度。
2020年03期 v.35;No.190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莉;
智慧警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警务发展形态,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然起步。但数据安全规范缺位、民警数据意识淡漠、数据伦理规范弱化、数据技术安全等因素置数据安全于风险之中。公安机关应以法治为价值引领,以制度规范为保障,以伦理规范为补充,实现智慧警务数据安全风险的积极应对。
2020年03期 v.35;No.190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67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楠;
以往我国政府谣言治理是以法律规制为主的,其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对"谣言"的表述与日常用语中对"谣言"的表述没有严格区分,导致人们容易产生对"谣言"都可以进行打击的认识误区。同时,立法上对于个别谣言犯罪规定了弹性较大、门槛较低的犯罪构成,因此,时常出现强制力在谣言治理中滥用的现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法律规制为主的对谣言的治理模式,不断遭遇质疑,秉持政府理性治理谣言的呼声逐渐增强。政府理性治理谣言首先应充分理解谣言是民意不当表达的本质和网络自媒体时代谣言产生和传播的特点,坚持理性思维多元治理,提高政府治理谣言的效能,实现谣言治理与民意保护的双赢。
2020年03期 v.35;No.190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明月;王新猛;
实践表明,不管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多么发达,人民群众始终是公安机关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群众工作方法不可能一成不变,是需要随着社会形势发展和公安工作重心转移而不断变化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在快速改变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面对日益庞大的网络社会和网民,开展互联网群众工作,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因此,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网络时代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主体、客体以及内容呈现的新挑战和新变化的基础上,厘清新时代公安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新思路,创新网上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优化完善网络群众工作载体,健全群众工作机制,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径,可以保证公安机关更全面地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夯实执法基础。
2020年03期 v.35;No.190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48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仝鑫;王润正;王靖亚;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以防输入为主的"后疫情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为打赢后疫情时期防控战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应在研究国内各地区信息化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疫情防控特点,采取集信息采集(Collection)、疫情追踪(Trace)、疫情风险态势感知(Awareness)和决策响应(Response)于一体的"CTAR"疫情防控模型,探讨基于多部门联动的疫情数据真实性验证及基于三维社区的疫情精准管控机制,为快速、精准和高效阻断病毒传播、稳定疫情、推进复工返学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020年03期 v.35;No.19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利;
依法对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疫情防控政策的外国人作出限期出境、不予入境等处理,既有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维护公共安全利益和公民安全健康的职责。厘清驱逐出境、限期出境和遣送出境等概念的法律含义,有助于在涉外执法工作实践中准确适用,既体现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执法力度,又过罚相当,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对于违反国家疫情防控规定措施的外国人要依法予以处罚,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内防控工作来之不易的向好态势和阶段成效。
2020年03期 v.35;No.190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49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彭文会;赵海华;崔成玉;
派出所民警的职业压力感与其身体健康、职业满意度、职业归属感呈现显著负相关。工作量、工作时长、休息时间对压力造成显著影响,绩效考评的中介效应显著,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缓解民警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
2020年03期 v.35;No.190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34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培;刘硕;芦鹏;
公安院校学生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阅读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每阶段中学生借阅具有明显的倾向。根据公安院校学生图书阅读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对公安院校图书馆工作进行用户管理方面的改进,提高图书馆对公安院校学生的服务水平和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020年03期 v.35;No.190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