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访问量:1189578

法学研究

  • “代聊手”代聊行为的实行行为性界定

    麦买提·乌斯曼;

    我国司法实践倾向于将组织卖淫活动中的"代聊手"代聊行为认定为协助组织卖淫行为,并以协助组织卖淫罪定罪处罚。其实,有些组织卖淫活动中"代聊手"代聊行为既不是正犯或者主犯的直接帮助行为,又不符合实行行为的构造,不能以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上升为实行行为。在组织卖淫活动中,这种直接作用于帮助犯、间接作用于正犯或主犯的帮助行为,应当被认定为间接帮助行为。作为间接帮助行为的"代聊手"代聊行为在组织卖淫活动中依附于组织卖淫罪中正犯或主犯行为,发挥着次要或辅助作用,符合组织卖淫罪从犯的该当性和违法性。

    2021年01期 v.36;No.194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认罪认罚被追诉人上诉问题研究

    尚晓晓;

    应然层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关程序设计围绕效率价值展开,被告人认罪认罚后上诉浪费司法资源,因而应当被否定;实然层面,认罪认罚从宽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公正价值难以全面保障,允许上诉是被告人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认罪认罚制度公正与效率价值对立平衡点在于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检察机关一般应当以量刑根据发生客观变化导致量刑畸轻为由启动抗诉程序。其重点在于由上一级检察机关审查原审认罪认罚被告人权利的保障情况,权利保障到位的,应当提起抗诉以保障诉讼效率;反之则以抗诉错误为由撤回抗诉,待未来公正价值得以充分保障后,采裁量型上诉模式,防范滥诉以保障诉讼效率。

    2021年01期 v.36;No.194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46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时代裁判文书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

    张志强;

    裁判文书的公开使得大量个人信息被公开到互联网络中,必然吸引相关企业对其进行充分地挖掘与利用,不可避免地对诉讼当事人的隐私权造成侵害。在大数据时代,每一种处理信息的方式都需要根据具体的行为特点和影响范围,动态平衡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利用。国家机关需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谨慎公开个人信息,信息主体也需要容忍社会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对个人信息的利用。

    2021年01期 v.36;No.194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43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诉讼中“滥用职权”标准的建构

    黄燕花;

    行政诉讼中的"滥用职权"应限于对行政机关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不正当行使实体裁量权作出处理结果层面的审查。其包含客观结果明显不当和主观过错两方面要件。客观结果"不当"的情形主要有违反比例原则、无正当理由的区别对待或违背裁量基准、不考虑具体情况的裁量怠惰等,审查强度应以"明显"为限,给予行政机关必要的"尊让";主观过错包含故意和重大过失,主要情形有徇私枉法、打击报复、反复无常、不考虑相关因素或考虑不相关因素等。为免于"滥用职权"被虚置,客观审查和必要的主观审查不可偏废。

    2021年01期 v.36;No.194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69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监狱改革四个维度深度解析——以深圳监狱改革发展的2.0版为样本

    张晶;

    深圳监狱正在为全国监狱的新一轮改革先行示范,成为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文明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监狱改革为样本,中国监狱改革具有四个维度,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监狱为主抓手,全力支持深圳监狱创新创先,实现监狱惩罚与改造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有特色,发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引领的作用。

    2021年01期 v.36;No.194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56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犯罪学研究

  • 打击跨国网络犯罪警务执法合作的问题与建议

    吴鹏;

    预防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离不开国家间的警务执法合作。但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警务执法合作在机制构建、管辖权冲突协调、境外调查取证、嫌疑人引渡以及跨境资产追缴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更好地推动该领域的执法合作,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各类合作机制,努力解决刑事管辖权中的冲突,规范境外调查取证活动,灵活开展引渡合作,积极推动跨境资产追缴,从而切实提升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实效。

    2021年01期 v.36;No.194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114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中缅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打击跨国毒品犯罪的警务合作

    唐刚;

    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打击跨国毒品犯罪的警务合作创造了新条件。但目前,有效的警务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双方执法能力有待提升,在证据采集、审核与认证、毒资追缴、禁毒教育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有关部门应把握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所带来的契机,努力构建有效的警务合作机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搭建警务合作新平台,强化证据互认,注重合作追缴涉毒资产,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贫困和就业问题。

    2021年01期 v.36;No.194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9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侦查学研究

  • P2P网贷经济犯罪案件追赃挽损机制研究

    张郁;刘笑;桑志强;

    P2P网贷行业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犯罪的高发地带。现阶段,追赃挽损是侦办P2P网贷经济犯罪案件的一大难题,存在追赃机制不畅、监督效能缺位、办案机关漠视、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及受害人相关知识匮乏等问题。面对困境,有必要通过多维度破除P2P网贷经济犯罪案件追赃挽损工作瓶颈,提升投资人的风险防控意识,提高办案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及外部监督,督促各部门协作,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追赃格局。

    2021年01期 v.36;No.194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53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济犯罪案件数据化侦查路径探析——以山西省为例

    李丽;何明;

    经济犯罪案件的数据化侦查模式已成为当代打击经济犯罪的趋势,可通过数据比对、数据碰撞、数据挖掘等数据研判技术,将数据转化为经济犯罪侦查情报和线索,继而落地进行数据缉捕和数据追赃工作。经过对数据的循环利用,实现对经济犯罪案件的全领域、全链条的波次打击,将大幅度提升经侦部门执法效率、破案水平以及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能力。

    2021年01期 v.36;No.194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74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治安学研究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治理困境——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为表述对象

    黎慈;陶盈盈;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种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在网络空间传播的情况,课题组通过抽取近千位不同年龄段民众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网上调查问卷、文献调查、采访笔录、案例分析等方法,以新冠疫情为表述对象,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特殊危害及网络谣言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期间,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明显拓宽,谣言对社会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危害,对公众的精神健康、物质财富以及社会稳定等各层面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有些谣言甚至妨害了防疫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网络谣言治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网络平台缺乏对谣言的鉴别、追踪、辟谣机制,网民缺乏自觉的法律、理性意识,治理谣言的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2021年01期 v.36;No.194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131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O2O租房背后的法律问题及法律风险

    曹舒然;

    近年来,O2O租房平台快速发展,迅速占据了中心城市的主要租房市场,在为房东及租客提供更加便捷租房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法律问题和法律风险。其中最核心的法律问题有两点,一是平台与房东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究竟是委托关系还是租赁关系,二是租客在平台的居间下与银行签订的"租金贷"合同是否应受到平台违约行为的影响。前者关系到当平台出现违约时,应当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由此而引发的不利后果,后者则关系到租客在还款期内可能面临的各种信用风险。

    2021年01期 v.36;No.194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5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公安管理研究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公安民警绩效考核科学化探析

    马前进;

    为了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激发公安民警的活力、动力和潜力,需要加快公安民警绩效考核科学化进程。构建科学的公安民警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打造公安铁军,有利于从严治警,有利于提升民警的履职能力。但是,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下,公安民警绩效考核在科学化方面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此,应该从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绩效考核程序操作和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实现公安民警绩效考核科学化。

    2021年01期 v.36;No.194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613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公安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路

    闪乐;

    大数据时代已全面来临,公安工作对于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安大数据人才培养应着重提升其大数据分析能力、发现和界定问题的能力、大数据思维和职业道德,以及公安知识基础、数学基础、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基础等全面的知识基础。应利用"数据警务技术"专业设置培养兼备技术型和应用型的公安大数据人才。

    2021年01期 v.36;No.194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5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公安院校青年警体教师必备基本素质探析

    吕景凤;

    公安院校青年警体教师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又是人民警察,肩负着双重使命。公安院校青年警体教师不仅应在业务素质上下功夫,也要在思想上做学生的引领者,以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全方位当好学生的领路人。青年警体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适应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硬的业务素质。

    2021年01期 v.36;No.194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公安教育研究

  • 公安院校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要求及其实现

    刘玉江;

    公安院校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担负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等目标要求。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是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也是"一课双责"的必然要求。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品德修养、职业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引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合理承接前期课程的知识供给,努力促进前沿成果的实践融入,不断强化知识传授的底蕴建设,辩证看待方法手段的助力赋能。

    2021年01期 v.36;No.194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63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公安法学“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及实践

    乔宗楼;

    加强公安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彰显公安院校性质,突出院校特色。构建公安法学"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符合公安院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公安法学"课程思政"也是一项全课程育人的实践探索,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公安法学教师要从学科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学科发展史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依靠自身的情怀与智慧言传身教,实现育人目标。

    2021年01期 v.36;No.194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42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警史研究

  • 指纹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应用

    杨兆青;

    指纹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演绎形成引进、形塑与创新等三条路径。司法界是引进指纹技术之先驱;警界始终致力于形塑全国统一的指纹技术;学术界则实现了对中华指纹法的创新。面对东西方人种的差异及数种指纹技术并行的实践困境,近代有识之士积极推进指纹技术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尽管这一过程因未曾搭建"共述平台"而缺乏应有的嵌入融合,但仍彰显了创建中国范式指纹技术的"文化自信"与不懈追求,同时也折射出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

    2021年01期 v.36;No.194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