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启飞;虞纯纯;
在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已经历了初始发展、急剧扩张、风险爆发、退市萧条等阶段。由于网络借贷平台的性质长期定位不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标准模糊、非法集资案件立案标准不尽合理等原因,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活动容易发生异化,并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罪名。为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应重新审视我国刑法在打击网络借贷平台所涉相关犯罪的标准,明确网络借贷行为的出入罪标准。只有明确网络借贷平台刑法规制的界限,才能更好地发挥刑法保障法的作用,促进金融创新。
2023年01期 v.38;No.206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绪平;万超;许文婷;
深化对涉案企业,特别是涉案上市公司合规建设的监管,确保“真监管”“真合规”,是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行稳致远的关键。当前,在涉案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合规实践中,存在着办案检察官的监管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第三方组织监管薄弱、各方力量未能充分调动、涉案上市公司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从强化检察机关主导责任、推动第三方组织专业化、规范化履职、设立驻企合规监管团队嵌入式开展专业监管、构建涉案上市公司内部合规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合规监管体系,以防范“纸面合规”“虚假合规”。
2023年01期 v.38;No.206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威;刘用军;
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是我国在企业犯罪治理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改革,但其在实践中却因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而导致在合法性上存在僭越“罪刑法定主义”的问题。基于罪刑法定主义、强调预防性刑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考量,亟需建构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法律依据。对此,应当在确立“组织体责任论”的基础上,修改刑法中单位犯罪成立和认定的条款;同时,在刑事诉讼法中建构有关企业刑事合规的独立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由此为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落实扫清合法性上的障碍。
2023年01期 v.38;No.206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宗辉;张思晗;
随着社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电子数据已成为重要的证据来源。然而,由于受到主权、管辖权以及取证程序等因素的困扰,侦查机关的跨境数据取证工作面临较大压力。由此,一些掌握了海量数据的企业便成为侦查机关打击国际犯罪、完成跨境数据取证工作的首选协助目标。不过,这些企业在履行协助义务的同时,也将面临法律义务冲突、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冲突等合规困境。为此,既需要从国际层面构建二元化的数据跨境协作体系,也需要积极建立企业跨境数据合规的常态化机制,关注企业履行协助义务的可行性和合比例性问题,从而有效化解企业在协助侦查机关跨境数据取证活动中所遇到的合规困境。
2023年01期 v.38;No.206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58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磊;邵聪;
在近年来的一些热点案件中,办案机关强行为被追诉人指派法援律师,导致被追诉人或其近亲属无法通过委托律师进行辩护,这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异化现象被称为“占坑式法援”。“占坑式法援”不利于保障被追诉人的自由意志和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法律援助资源的合理配置。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从办案机关、被追诉人、近亲属、制裁机制等多个角度找到原因。为避免出现“占坑式法援”,司法实践应向“选择式法援”转型,即被追诉人及其近亲属可以选择自行委托律师辩护,也可以选择接受法律援助辩护,并且这种选择权不受公检法等办案机关的限制。
2023年01期 v.38;No.206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78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捷莺;
新行政处罚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的赋权基层方式,既是确保有效赋权和基层行政处罚权正当的关键,也是判断基层行政处罚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标准。行政处罚法中赋权基层方式的本质特征在于行政管辖权的转移,但这不同于管辖权转移的一般规则,省级政府作为转移主体的正当性及其独特现实意义使之成为管辖权转移的一种新方式。实践中,地方政府在具体适用过程存在赋权规则笼统、赋权标准模糊以及与行政委托混用等问题,省级政府应根据自身角色定位分别寻求解困之策。
2023年01期 v.38;No.206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68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